争魏

第八百二十七章 拆除(1/2)

  三日之后,王濬返回邺城。

  “臣有罪!”一见面就单膝跪在杨峥面前。

  “公为国除害,不惜背负骂名,何罪之有?”王濬年纪比杨峥大了一轮,称呼上尊重一些,也能体现自己的诚意。

  其实王濬没有任何怨言,孤身返回邺城,就已经得到了杨峥的信任。

  随意征召一镇都督入朝,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司马家曾征召过王凌、夏侯玄、诸葛诞,除了夏侯玄,其他人都反了。

  “陛下……”王濬感动的抬起头。

  杨峥一把扶起,当皇帝跟大哥一样,能罩得住手下。

  人家这么卖力,把脏活都干了,自己总不能翻脸不认人吧?以后谁还愿意为杨家为大秦卖命?

  “大秦虽一统中原,然百姓穷困,士卒疲惫,国力虚弱,东吴窃据在侧,四方异族窥伺于外,士族豪强包藏祸心于内,诚为名臣用命之时也,公不可置身事外!”杨峥太了解王濬这类人了。

  不爱钱,不好色,一辈子就好立功名。

  果然,王濬一脸的感激涕零,仿佛找到了知音,“臣必万死不辞!”

  跟人沟通要对症下药。

  “朕拭目以待。”杨峥一个个大饼画下来,立即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所有大饼,王濬都接下了,“异族、豪右皆不足为惧,当此之时,因先灭东吴,南方无事,然后用兵于北。”

  “灭吴?”

  刚刚拿下中原,还未消化……

  不过王濬不是第一个主张灭吴的,几个月前,羊祜便上了伐吴三策。

  王濬拱手道:“江东内耗多年,实力早已大不如前,今钟会与陆氏争权,乃天亡之,陛下何不挟此大胜之机,令永安、襄阳向前挤压,试探东吴形势。”

  换源app】

  “不过江陵陆抗大有其父陆逊之风,用兵如神,羊祜非其敌手。”

  “陆抗虽是名将,只需一败,荆州土崩瓦解,其次,蜀中安定多年,实力恢复,罗宪六万大军训练多年,粮草齐备,战船充足,陆抗何惧之有。”

  这跟羊祜的伐吴三策意思差不多,东吴只要败一次,江东就完了。

  不能让东吴闲着,给钟会休养生息的机会。

  陆抗这几年屡次攻打襄阳,全都无功而返,证明羊祜实力也不差。

  见杨峥还在踌躇,王濬继续劝道:“此战并非灭国之战,而是挤压和挑衅,不毁坏两国盟约,让东吴疲于奔命,荆州、交州、扬州可三路齐进,屯田于江淮之间,自有吴人来投。”

  杨峥懂了,用后世老美的话说,这叫战略再平衡……

  大秦往边境上加大筹码,江东跟不跟?

  若是不跟,则先前渗透挤压,侵蚀吴国的战略空间。

  若是跟了,就是国力对抗了,以东吴的实力跟现在的大秦玩国力对抗,无异于找死了。

  “善。”杨峥欣慰的点点头。

  这种策略还不撕破脸皮。

  两三年之后,中原势力恢复,江东被耗的油尽灯枯,百万秦军南下,东吴拿什么抵抗?

  王濬果然有将才。m.ghXSw.com

  “士治可作一份章程,上呈兵部,由兵部详议之。”具体的细节还要完善。

  “臣领命。”

  怎么弄就是兵部的事了,该放权的时候放权,作为皇帝,只关注结果就行,没必要事无巨细。

  杨峥心思更多的在打压士族豪强上。

  将中原彻底消化,才是当务之急。

  几天后,数百道诏令从邺城而出,飞入河北、山东每一个郡、每一个县。

  秋收之前,冀、青、徐、兖所有坞堡必须拆除。

  夷灭王氏三族之事开了个头,拆除坞堡才是这场博弈的根本。

  诏令下达之后,地方上沸沸扬扬,但没有一家敢轻举妄动。

  杨峥挟灭晋之威,夷灭三族的狠辣,在邺城拔剑四顾,麾下四万铁骑虎视眈眈。

  一开始只是沉默。

  但随着限期越来越近,终于有一些小豪强承受不住压力,开始拆除坞堡。

  杨峥再次下诏给中原的大士族,措辞异常严厉,“立坞堡乃是防贼,今大秦兵强马壮,四方夷狄蛰伏,吴人不敢北望,尔等所立坞堡意欲何为?且莫自误,否则悔之晚矣……”

  被点名的几个大士族终于扛不住,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拆除坞堡。

  当然,总有人抱有侥幸心理。

  自以为偏远,天高皇帝远,所以不见棺材不掉泪。

  限期一到,杨峥当即令刘珩、苟晞率步骑巡视河北,违抗诏令者,全家皆斩,三族贬为奴隶,发配居延、西海等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