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八百三十六章 使者(1/2)

  在钟会种种手段之下,江东出奇的安定。

  物资大张旗鼓的送往江陵,则是在向秦军展示荆州与江东的和睦。

  “江东水军难以撼动。”杨峥看着细作送来的情报,不得不接受现实。

  即便大秦加强水军建设,短期内难以跟吴军匹敌。

  “那么这一战不打了?”杨旭问道。

  “臣以为,这一战可以打。”卫瓘忽然一反常态。

  “这是为何?”杨旭越发好奇。

  卫瓘捻须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钟会大张旗鼓,恰恰说明其心已虚,魏文帝三次伐吴,皆从淮南攻之,为吴军所败,所以我军若想破吴,只能先伐荆州。”

  离间钟会与陆家已经失败,钟会也没有像司马昭一样猴急。

  靠江东内乱是不可能的了,还不如趁着郭马在江东作乱,攻一次荆州。

  即便败了,不过是一次局部挫折而已。

  现在的大秦完全承担的起,若是惧怕失败而不敢出兵,天下一统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是骡子是马总要拿出去遛遛。

  战败不可怕,秦军、汉军、唐军都败过,没有哪支大军能真正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总不能每次大战,都要自己这个皇帝冲在前面吧?

  统一中原之后,杨峥的心态也变了。

  秦军可以承受失败,但吴军却不能。

  随便一场小败都有可能造成崩溃,所以钟会才把水军都堆在大江上威慑自己。

  “传令羊祜、罗宪、霍弋,合攻荆州!”杨峥一拍大腿道。

  荆州的战事不影响北方的大局,关中士民对两国的摩擦并不关心,中原百姓的心思也在开垦和耕种上面。

  事实上,杨峥也没对荆州战事多上心。

  天下大势已经明了,灭亡东吴只是时间问题,全天下已经形成共识。

  不仅大秦百姓这么觉得,连江东百姓也是这么认为的。

  两边的国力不是一个体量上的。

  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下下次。

  四百年前秦国扫平六国,也没有手到擒来。

  与其说吴国占据江南,还不如说吴国的核心区域只有长江沿线,所谓的交广二州,全都人烟稀少,遍地是山越人。

  所以长江沿线随意攻破一处,吴国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诸葛靓入京,杨峥还是准备一场正式的欢迎仪式。

  几年不见,诸葛靓变得更加憔悴,“外臣拜见大秦皇帝陛下。”m.baiycap.net

  “免礼,阁下所来何事?”

  诸葛靓都快成钟会的传声筒了。

  “我家丞相欲以豫州置换襄阳、寿春二城,从此两国西面划汉江而治,东面隔淮水而安,江东愿去帝号,奉大秦为兄,年年进贡。”

  “这是钟会的意思,还是吴主孙瑾的意思?”杨峥盯着诸葛靓道。

  吴国在这个时候服软并不奇怪,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手上没有多少实力,天天像疯狗一样叫唤的国家不过是笑话。

  这也说明挤压江东之策颇有成效。

  “陛下之意,便是丞相之意,丞相之意,亦是陛下之意。”诸葛靓回答的滴水不露。

  “可惜,有人比你们的诚意更高。”杨峥笑道。

  近些时日,江东豪强表忠心的密信一道道送来,争着抢着要当带路党,劝大秦趁郭马起兵造反,南北夹击,江东一鼓可破。

  这也是卫瓘同意伐吴的原因。

  只要在荆州稍稍打开局面,江东就会大势已去。

  钟会就像坐在一座火山上,不服他的大有人在,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诸葛靓一怔,不过以他的才智,很快就想通了,“屈膝之人,未可信也,丞相按兵于建业,何人敢动?大秦去岁灭晋,中原人心未附,陛下执意伐吴,一旦不利,恐有当年赤壁之祸、猇亭之败也!”

  “大胆!”亲卫冷喝一声。

  但诸葛靓却并没有惧色,镇定的直视杨峥。

  “不愧是诸葛公休之子!”杨峥赞道。

  赤壁之败,三国鼎立,曹操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

  猇亭之败,蜀汉输光了老底,若不是出了个诸葛亮,蜀国早该灭亡了。

  这两场大战,江东以弱胜强。

  一个周公瑾,一个陆伯言,从此名垂青史,为无数后人瞻仰。

  但现在的江东能跟当年的江东相提并论吗?

  “大秦既非曹魏,亦非蜀汉,既然江东如此有信心,不妨静观荆州战事如何!”人的气势会随着地位而攀升,现在的杨峥每一个字说出来,都会给人莫大的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