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八百五十九章 西线(1/2)

  乐乡江面上,大量木屑从上游飘下,在水中沉沉浮浮,随着江流蜿蜒向东。

  正好被巡江的吾彦看到,他抬头望着西面,大江自群山之中而出,青山绿水的背后,总是萦绕着一团澹澹的雾气。

  捡起一块木条,上面明显有刀斧的痕迹。

  吾彦赶紧返回乐乡,向陆抗禀报:“江中多木屑,必是秦军大造战船木排,此战不同寻常,大将军早做防范。”

  陆抗咳嗽一声,“羊祜、罗宪,我们已经交过手。”

  罗宪偷袭乐乡,荆州水军被俘大半。

  陆抗元气大伤,到现在也没恢复过来。

  培养一名水军耗费的精力不在骑兵之下,还有战船,需要数年时间打造。

  荆州在曹魏的打击下能撑这么多年,最主要还是有江东在背后支援。

  江东和荆州,互为唇齿,一亡俱亡。

  这也是陆抗向钟会妥协的原因。

  但现在,钟会面临杜预、霍彪的南北夹击,建业又刚刚经历一场大乱,能自保就不错了,已经没有支援荆州的实力。

  陆抗没有钟会那么信心十足,他非常知道秦军的强大。

  单论兵略,只怕杜预还在秦主之上,霍彪名不见经传,但霍家麾下的扬稷、毛炅等人都是虎狼之将。

  吾彦拱手道:“细作传回的消息,王濬在蜀中打造战船,此人不可小觑,秦军顺江而下,我军难以阻挡,不如铸造铁索,自夷道、乐乡、公安、夏口封锁江面。”

  水军优势不在吴军,而在秦军手上,这是几十年来头一遭。

  而且秦军居上游,顺江而下,可直达建业!

  “尽力而为吧。”今日的陆抗异常消沉。

  吾彦一愣,也不知道是同意还是没同意,但看陆抗脸色不好,也就拱手告退了。

  回到军营之中,士卒们议论纷纷。

  “前天逃到襄阳的兄弟有信了,大秦是真的分田!”

  “整整二十亩!若是屯长,可以分一百亩,带人过去,直接翻倍!”

  荆州连年大战,被魏吴两国弄成了无人区,大片肥沃的土地荒废着。

  “秦人靠不靠的住?别是诓骗我们过去的。”

  “诓骗?羊叔子你还信不过?”

  “那倒也是……”

  “咳——”吾彦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你们在胡言乱语什么?军法七禁五十四斩,莫非都忘记了?

  士卒们你看我我看你,没在说话。

  这些人都是陆家部曲,连他们都动了心……不用说其他人了。

  吾彦心中暗怒,准备抓几个人,杀鸡给猴看,但看到士卒脸上的菜色,褴褛的衣衫,破破烂烂的皮甲,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士卒们有错吗?

  为江东征战这么多年,换来的是什么?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父母妻儿挨饿受冻,豪族们锦衣玉食夜夜笙歌……

  其实孙皓在位时,江东就已经被折腾的差不多了。

  步氏兄弟携西陵投司马氏,吴国就应该灭亡,只是陆抗力挽狂澜,为江东续了几年的命。

  孙皓与钟会火并,摧毁了江东最后的一口生机,三个月来,建业没有一粒粮食、一把兵器输送荆州。

  “全都退下,再胡言乱语惑乱军心,必军法从事!”吾彦叹了口气。

  这些老卒绝不是贪生怕死之人。

  “谢……谢将军。”士卒们如蒙大赦。

  吾彦终于知道陆抗为何心灰意冷了。

  大秦的檄文传来之后,人心就已经不属于江东了,即便陆抗是绝顶名将,又怎能挽回人心?

  西陵。

  六万秦军围三阙一。

  罗宪故地重游,多了几分感慨,蜀汉没有灭亡时,永远省吃俭用,永远精打细算,但兵力和钱粮还是捉襟见肘。

  大秦一统蜀中不到十年,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均田制完全推行之后,蜀中重回当年的天府之国。

  不,比天府之国更进一步。

  每户人家都玩命的开垦、耕种,官府还租借曲辕犁、耕牛、马车,组织人力修通水渠。

  蜀中到处都是良田。

  大秦的官府与蜀汉的官府不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徭役能免则免,百姓有了空暇,织织锦,打打猎,能有心思做别的事,百业俱兴就是这么来的。

  大秦表面严厉严酷,但只要不触犯律法,百姓的日子相当轻松。

  罗宪不得不承认,大秦在治国上,比蜀汉强太多。

  连他心中也逐渐澹忘了蜀汉,对大秦的认同越来越强。

  而大秦从立国之初便展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