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九百三十四章 心思(1/2)

  “父王——”

  大帐之中,司马炎在司马昭的灵柩前哭的几度昏厥,又被旁人喊醒。

  见到石包进来,哭的更大声了,“石司空,父王他、他去了——”

  何劭、王戎、裴楷等人眼神之中全都蒙上了一层幽光。

  十几名侍卫的手也按在刀柄之上。

  仿佛一群狼在盯着石包这一只老羊。

  在极短的一刹那,石包眼中掠过疑惑、惊恐,但几十年的大风大浪,让他能快速的无缝切换,“噗通”一声,石包老泪纵横,“大王啊,你怎可弃老臣而去,老臣三番五次上书劝谏大王当爱惜贵体,惜乎,大王为社稷为黎民操劳成疾,竟至于斯也!”

  冯飒大战时,司马昭身体就落下病根,这几年时好时坏。

  钟会作乱,司马昭惊怒交加,劳心劳力,突然薨逝,也说得过去。

  石包一把年纪,人老成精,自然知道该湖涂就要湖涂。

  就算有问题,也不应该由他提出来。

  何劭、王戎、羊秀等人神色舒缓起来。

  司马炎哭的更大声,“父王弃天下而去,天下将为之奈何矣?”

  “大王……”石包“噗通噗通”的磕着头,很快额头上血水四溅。

  这么疯狂的自残,让周围的人全都惊呆了。

  “大王稍待,老臣来也!”石包站起,往司马炎身边的兰锜上撞去。

  兰锜上盛放着刀剑长矛,真撞上去,石包的老命也交代了。

  不过司马炎当然不会让石包这么交代了,否则也没有召见他的必要。

  没有石包为司马炎站台,总会有人说闲话。

  司马炎果然一把抱住石包,“司空何必如此啊?父王虽去,让天下万民江山社稷还需司空扶持,不可弃我等而去也!”

  “世子啊,老臣无能……”两人抱在一起,哭声更大。

  约莫小半个时辰,何劭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劝谏道:“世子,大王既去,然大军犹在,兵凶战危,天下还需世子主持大局,望世子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江山社稷为重!”

  司马炎擦了擦眼泪,“我心已乱,内外之事,可问司空。”

  刚才只是投名状,现在才是真正的考验。

  “为避免动摇军心,消息秘而不发,先破寿春,灭钟会,然后返回洛阳,为大王发丧!”石包拱手道。

  司马炎目视何劭、王戎、羊秀。

  何劭道:“窃以为不可,大王薨逝,应当立即返回洛阳,迟则生变,消息走漏,只恐洛阳有人先世子一步!”

  司马昭不是皇帝。

  洛阳城中还有皇帝曹奂在。

  如果消息走漏,有人先一步控制皇帝,司马炎这个世子就永远只是世子了。

  石包苦口婆心道:“世子,钟会非毌丘俭、诸葛诞可比,定为国家大患!老臣只需一天,必提钟会人头来献!”

  有人想要钟会死,也有人想要钟会生。

  ….而这些人,连司马炎也得罪不起。

  正在此时,帐外有将领禀报:“大王,钟会放司马使君归。”

  “大王身体不适,正在休息。”司马炎一头雾水,“哪个司马使君?”

  司马昭暴毙的消息早被封锁。

  “江北都督,荆州刺史……”

  司马炎这才想起自己的叔父司马亮被钟会一战而擒,“让他进来。”

  总归是自家人,而一个战败失势的叔父,对司马炎没有任何威胁。

  司马亮跌跌撞撞的跑进来,一见灵柩,整个人呆住了。

  “父王骤然薨逝,叔父节哀顺变。”司马炎又挤出了几滴眼泪。

  “兄长啊……你怎么……”司马亮脑袋往后一缩,也昏了过去,但这次没人搀扶,直觉摔地上。

  帐中又是一阵哭嚎之声。

  过不多时司马亮被人弄醒,眼神呆滞。

  司马昭对别人凶狠,对他们几个兄弟还是不错的,扶不上墙的烂泥也一个劲的往墙上扶。

  “叔父啊,侄儿该当如何?”司马炎抽泣着。

  “世子当速速回京,继承大统,稳定朝局!”司马亮回答的十分干脆,“士季让臣送来降表,终身为晋臣,绝不背叛我司马家!世子在淮南多留一日,洛阳局面便危险一分!”

  虽然被俘,钟会念着旧情,对他不错,好吃好喝供着。

  司马亮当然要还这个人情。

  王戎帮腔道:“眼下即将五月,天气炎热,当早早安葬大王,今已收复淮北,钟会既然乞降,大功已成,即便彼有不臣之心,区区一座寿春,又能如何?世子莫要忘记,淮水雨季即将降临,倘若大雨骤至,淮水暴涨,恐有大事不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