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第 548章 深空之门(1/2)

  “深空之门”是NASA载人登陆火星计划第一个空间站的名称,它被部署在地球与月球之间进行轨道飞行。

  最早的“深空之门”空间站要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初,后因NASA要集中资源建设月球基地而停滞。

  21世纪30年代中叶,NASA联合ESA以及孔雀国,枫叶国,岛国几个国家将月球基地建立起来后,“深空之门”续建工程被提上日程。

  然后经过6年的建设,这个大型的综合性深空中转站终于建成。

  “深空之门”一开始承接的主任务是源源不断地往火星输送运输飞船。

  那时候的运输飞船还停留在化学燃料的应用阶段,燃料吨位以及做功损耗都要精打细算。gHxsW.coM

  设计之初的“深空之门”位于环月轨道外围,位置,空间环境都非常适合做这样一个中转站。。。

  只是千算万算的NASA没有预料到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风暴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功效比低下的燃料火箭发动机被彻底废弃,现在的星际飞船可控核聚变引擎是最低配。。。

  这种背景下,重启后的“深空之门”的任务性质就变了,它现在的功能主要有两条:一是为月球基地提供补给中转。

  二是将这里变为一个深空探测系统的预警中心,这是核心功能。

  “深空之门”是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管理的空间通信和导航项目,设在NASA总部的人类探索和行动任务局内。

  类似华夏的深空预警网络,集中了20几个国家的“深空之门”深空网络所依仗的也是各个星球高轨道的预警卫星网络,它被简称为“DSN"。

  “DSN”是使太空任务能够跟踪、发送命令和接收来自遥远的航天器的科学数据。

  只是,“星空之门”的DSN系统跟华夏的“满天星”深空预警系统在性能上还是有差距的。

  这差距主要体现在硬件上,DSN系统依旧采用类似地球轨道上的老式无线通讯卫星,而“满天星”的载体则是微型化的新式脉冲量子卫星。。。

  DSN系统因为运用老式卫星,所以它的一对一通讯距离被严格局限在13000公里左右,如果想要建成整个太阳系的无线网络,便要布局大量的中继卫星。

  这很费钱!

  所以过去这么多年了,DSN深空网络依旧成效不大。

  关于火星网络,早在2020年的时候,NASA的"毅力"号探测器在红色星球上着陆时,该机构的深空网络DSN便已布局到火星轨道。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火星的DSN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黑甲舰队刚出现,它们便被NASA位于火星的DSN网络探测到。

  NASA之所以没有大肆宣扬,原因是受到了来自于白宫的压力,因为他们知道华夏的星际舰队就在那里。

  两大星际军团对峙的场景被他们瞧了个正着,米国人快乐傻了,就差爆米花配可乐了。

  他们要坐山观虎斗!

  只是,坐等了两天,结果这好戏迟迟没有上演,今天收到的情报更糟,位于火星外围的两大军团的方阵已经开始解散。

  黑甲军团绝大部分的战舰已经返回火星,剩下200艘星舰则护卫着中心的“创世者号”浩浩荡荡地朝地球方向开来。

  让“深空之门”空间基地高官更为震惊的是,华夏的星舰舰队竟然也跟着变换起阵容。

  他们不但没有阻拦,从卫星最新的探测数据看,它们竟充当起位于中央航道的黑甲舰队的左右护法了。

  双方就这样拉着上千公里长的航道往地球开来,这卫星画面让“深空之门”的米国人不淡定了。

  “BOSS,我感觉有点不对劲,那些外星人,不,那些火星人好像不是奔着打仗来的,他们好像没有太大的敌意。

  要不然,华夏星际舰队这么疯狂地支援前方,他们如果有那层意思的话,应该早就应该动手了。。。”

  “深空之门”的负责人威尔森少将没有回话,他还在看不断更新的卫星数据。

  两方军团并没有采用跃迁航行的方式,他们以辅助引擎航行着,这种行军方式让他感觉双方就像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搁这“秀恩爱”呢。

  “奥斯汀,看一下数据,按照他们现在的行军速度,到地球轨道需要多久?”

  看了半天的威尔森终于发话了。

  “我看看,嗯,,,大约需要6个小时!”

  “还有时间,还有时间!马上将这里的情报通报大本营,让他们赶紧想办法。

  就说我们怀疑双方军团的高级将领已经私下接触过了,神秘军团目的虽然依旧未明,但我个人看法,他们并不是来找麻烦的。

  一定要设法跟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