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暮色迟

第一百一十六章 烟雨图(2/3)

片晕染的墨迹,担忧道:“这个遮住了字啊,会有影响吗?”

    “遗憾亦是美好。”她摇摇头,“不碍事的。”

    收起画卷,她向面前人看了半晌,忽而问:“顾小姐,你为何执意要留在孟家?”

    顾盈月不知她为何突然有此一问,但听这问话,已是红了脸,并未注意,思卿此次没称她三嫂。

    她羞涩低头:“我的心意,你们不是都明白吗?”

    “但三哥人已经不在了,你又何苦呢?”

    “苦不苦,我自己知道。”她坚定道。

    “那……好吧。”思卿勉强一笑,向外迈步,“我们走吧,或者……你再看看,

    我先走?”见顾盈月没动,她补充道。

    “等一下。”顾盈月的确是想在这书房里待一会儿,但其实没什么好看的,她只想坐一坐。

    她拿着那支狼毫笔,想起一个问题,叫住思卿:“你们比我了解三少爷,你说,他喜欢什么样的人,我这样的他会不会喜欢呢,

    要么……我应该怎么做,会变成他喜欢的模样?”

    思卿眉头一皱:“他人已经走了!”

    “你让我有个念想么,我既留在孟家,要是能变成他喜欢的样子,有什么不好吗?”

    思卿默然一叹:“没有喜欢的样子,只有喜欢的人,这个人无论是什么样都没关系,所以,你没必要费这个力气。”

    望着顾盈月惊异神色,她顿了一下,又道:“顾小姐,大娘既然承诺孟家家事我可以做主,那么我便用一回权,你往后若再遇倾心之人,孟家准你改嫁,并为你置办嫁妆,许你风光大嫁。”

    说罢,不及顾盈月有所反应,她疾步走出了院门。

    果如她言,《浔城烟雨图》一展于四顾轩,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汇聚在这里的艺术大家们,笔下或有山水葳蕤,或有佳人惊鸿,却独独无人想起来为他们所立之家园留下一片盛世记忆。

    而于他们眼中,作画人已与世长辞,又给这画添了几分遗憾与悲悯。

    有人忆起几年前曾参加过孟庭安一场庆功宴,那富丽堂皇的殿堂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来往皆是名门,彼时台上有人戏腔婉转,台下的他眉目疏离,一股从内而发的贵气,举手投足之间都是翩翩绝世。

    往昔在目,斯人却已作古,纵有万般难平,也只能轻声一叹。

    这画只在四顾轩展了三天,后被官府收走,藏于朝廷的珍品馆中,由专人看护,普通百姓们便再也看不到了。

    那天官府来人收画之际,四顾轩正在讨论:“你们光看画,都没人注意这诗吗?”

    “与画中意境相比,那诗竟是普通了,只不过是融了浔城几景物而已。”有人答,“何况,被墨迹遮挡,又看不清楚。”

    “正是被遮挡,才叫人愈发想要知道,最后两个字是什么呀?”

    “那只怕是无解了。”

    官差听罢,将本已经收好的画又拿出来,小心翼翼打开,再品那诗,看了数遍,也辨不出最后两个字,唯有重新收回去。

    都是文人,一首诗多看几遍自是记得住的,虽画已被收,这官差携画往外走着,耳边还能听到有人在念叨那诗,似还想琢磨一番。

    “四顾云天画作堆,回看旧城故人归,暮雨沉舟亦自横,身居万仞心……”

    断在此处,余二字,那人嘀嘀咕咕一阵儿,与旁边人商议着走远了。

    这官差护着画出门,迎面正碰见思卿,他板着脸,原是不想理会,可自她身边而过,对方却叫住了他。

    脚下还是不由自主的停了,他仍然冷着脸:“有何贵干?”

    “大人可读懂了?”

    没懂也不能说出来,这大人一挑眉:“懂没懂的,关你何事?”

    思卿只好摊手让路,与他擦肩而过,进了四顾轩内厅。

    林少维已在内厅等待,见她到来,便起身相迎:“按照四小姐提前通知,你前来,我没有告知孟少爷,那么,你找我所为何事?”

    “我们回归孟家,瓷艺社还到我这儿了,我夫妻二人商议,原打算重开。”她开门见山,“但……”

    “四小姐是有什么顾虑吗?”

    “是。”她微微皱眉。

    “孟少爷原本走得另一条路,与孟家瓷绘风格大不相同,一个是光彩琉璃,一个是阳春白雪,如今他重新接手孟家瓷绘,事实上,现在盛行的两种风格都掌握在他手中。”林少维听她说完后,道,“你的担心有道理,瓷艺社一开,你孟家瓷绘亦不能仅限于前人所留经验,这两条路早晚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