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暮色迟

第二十一章 年少成名(2/3)

这些学生们的看法,可一句话也听不清。

    只好闲看着他们逛,低头沉闷之中,然听一学生惊道:“想不到四顾轩会展出西洋画啊,这画画得甚好啊。”

    立时有人附和:“是的是的,我早就想说了,咱们今天来着了,我觉着应当让同学们都过来看看。”

    “对,学校不是在设西方课程吗,这西洋画咱们应该多看多学。”

    “对对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之间最能引起共鸣,不一会儿,大家就达成了一致的观点,纷纷认为这些画实为上好佳作。

    那为首的学生环顾一周,锁定了坐在屏风旁长桌后的小哥,问道:“请问这些画明天是否还会展出?”

    那工作人员想了想,回道:“有人赏是会延长展览时间的,但我还要请示……”

    “那太好了。”这学生没留意他的后半句话,拍手道:“明儿定要奔走相告,请学堂更多的师长同学来看。”

    工作人员听此话,默默地将没说完的半句话吞了回去。

    谈论间,已到闭园的时间,他们依依不舍地散去。

    等他们散尽了,林少维身边的人来通知孟庭安,这些画今日不用收了,明天再展一天。

    他有些好奇的看着对方,不知他们为何变了态度。

    贺楚书想了想,道:“这些新学堂的学生,比旁人更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他们是国之未来,看来四顾轩对他们的观点是很重视的。”

    翌日正好是周末,展厅果真来了一大批学生,专奔着庭安的这个厅而来。

    到了下午,连学堂的老师都来了几位,皆对于画作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连着几天,都有学生老师来参观,后来不单单是同文书院,其他学堂的师生们也来了。

    他的画自是又接着展了好些天,有学校宣传,先前来过但没看到画的那些学者们,以杨老为首,再次聚集于此,重新对画作进行了审视,这次都挑了好处出来,几乎夸成了花。

    见此情形,四顾轩艺博会的成员也纷纷转变了态度,开始为他的画写评语,做装裱,很快就有买家看中,有人愿意出极高的价钱。

    孟庭安的名声一时间大燥,什么不世之才,什么艺术大家,尽管往他身上铺盖能想得到的推崇之语,还因为他年轻,甚至连“道玄转世”的名号都出来了。

    只不知那“吴带当风,穷丹青之妙”的画圣若知道自己“转世”后开了眼界画了洋画,又作何感想?

    但不管怎样,孟庭安这三个字恍如急雨一般,只数日就家喻户晓。

    他本未曾想过要这般盛名,只是为了得父亲一个“准许”。

    自然,有着所有画坛的隆重关注,孟宏宪再说不准,怕是出门就要被口水给淹死了。

    他同意了,但仍有要求,往后的画,只能这般循规蹈矩。

    孟庭安妥协,之后又办了几次画展,起先有许多人欣赏抢买,但是,大概每次画风内容都差不多,新鲜感已经不再,人们的审美也疲劳了,就是四顾轩面对大同小异的画作,也找不出新的称赞词汇了,于是后来,这热度就慢慢下来了。

    但仍然超过了最先的预期,相比之下,想要的结果已经达到,而孟庭安的名气与地位已抬了高,虽热度降低,这样的位置却是不会轻易滑下来了。

    他与程逸珩渐渐熟悉起来,关于西洋画,两人十分能聊得来。

    然而,尽管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先前看不上他的林少维心中仍是不喜。

    且不说他犹介怀贺楚书与孟宏宪之前所为,单说孟庭安一夕成名,就已经打了他的脸。

    但他不能去堵悠悠之口,也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拒绝孟庭安的画作展出,只能把那一份愤愤不平放在心里,平白惹自己生气。

    谁知行走在回廊的时候,刚好碰上了贺楚书……于是这个气定是要撒在他身上的。

    贺楚书现下经常来四顾轩,都是为了他学生的画展,他越是对自己的学生尽心,林少维的不悦就更加强烈,迎面碰见他,斜眼望了望,连招呼都没打,别着脸从他身边走过。

    而贺楚书偏叫住了他:“少维兄怎么走得这样急?”

    “自然是有事要忙了。”他只好冷冷地回头。

    “哦。”贺楚书不便多问,与他告辞。

    而他想及自己要忙的事儿,又叫住了对方:“有一事要告知你,你那学生的画展要停办一段时间了。”

    “为何?”贺楚书诧异回头。

    “四顾轩要推一个国画评选,此活动涉及甚广,全国各地皆有参选者,所有的画厅都要被占用。”他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