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南山公园

第七十一章 信条(2/9)


    “不。”申姜用稍有些奇怪的目光打量商陆,“监理,是什么给了你必须要用巨械来对付天使的刻板印象?”

    商陆心说我就是一个搞巨械的,这辈子都在捣鼓巨械,我当然从不怀疑巨械存在的意义。

    “科学城是巨械派的老窝,你在里面待久了形成信息茧房,其他单位里反对巨械的那可大有人在,年年跳脚,抨击制造巨械是愚蠢到难以理解的行为,有什么毛病非得造个五十米高的机器人?他们一直笃信可以用其他武器来替代巨械,并孜孜不倦地努力推行,093号就是一个绝好的靶子,用以验证其技术路径,就在我们说话的这个档口,他们的秘密武器已经在来重庆的路上了。”

    “什么秘密武器?”商陆问。

    申姜想了想,“固体火箭助推式人在回路电视制导独立梵天寺降龙霹雳火。”

    “说人话。”

    “导弹。”

    ·

    ·

    ·

    在093号刀天使从151保障基地头上碾过去的同时,那枚传说中的导弹正在成都出库,固体燃料,二十米的长度,三十多吨的起飞质量,现役洲际战略导弹底子基础上改装的,原本的三级火箭拆掉了两级,连同战斗部和控制系统都被替换成针对天使的专用设备,其中包括一支超级电容和球形杀虫剂。

    研发火箭助推式独立梵天寺降龙霹雳火的是一群老工程师,搞固体火箭和导弹出身,个个功勋卓著,你可以说他们经验丰富,也可以说他们有路径依赖,在这帮人眼里没什么东西是导弹不能解决的——在巨械研发制造之初他们就旗帜鲜明地反对把资源砸到大机器人身上,并坚持常规武器路线,孜孜不倦地努力把杀虫剂塞进导弹里。

    他们为此坚持攻关了许多年,终于初见成效。

    要把杀虫剂塞进导弹内部,有两个难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体型大小,第二个是电力供应。

    目前最常用的杀虫剂是细长的黑色圆柱体,它有十米长,巨械可以把它当成冷兵器挥舞,但不可能塞进导弹的壳体内,所以工程师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小型化,梵天寺降龙霹雳火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秘密,它的研究和生产由科学城314厂最核心的部门负责,314厂花了很多年来完成它的小型化工作,历史上第一台梵天寺降龙霹雳火试验品占地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而直到上个月第一枚球形杀虫剂试制成功,直径只有188厘米。

    一个直径不到两米的球体是可以塞进导弹内部的,工程师们大为振奋,这枚刚刚完成技术冻结的试制品就被调过来,组装第一枚拦截导弹。

    这枚导弹有个代号,叫双汇王中王。

    但小型化远远不够。

    众所周知梵天寺降龙霹雳火是耗电大户,靠着巨械的反应堆供电才能保持稳定,脱离巨械机体的情况下需要随身跟着一台移动式大型变电站,走到哪儿电到哪儿,断电十秒钟就变哑炮。

    导弹是没法给杀虫剂供电的,也不可能把反应堆塞进去,折中的办法就是怼进去一支电容,超级电容可以在导弹发射后短时间为杀虫剂供电,这个时间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的时间差不多,不超过七秒钟。

    如果不是撞见093号刀天使,这枚导弹恐怕无用武之地,毕竟天使本身那稀奇古怪的特性不适合作为常规武器的攻击目标,但刀天使的降临是瞌睡送枕头——工程师们都兴奋得拍大腿,这东西太适合用导弹拦截了,简直是为双汇王中王量身打造,23马赫的高速又怎么样?大不了当做是一次超低空贴地末端反导拦截实验。

    于是二十米长的超级火腿肠就沿着成渝高速送来了,它将成为满载众人期望的拦截计划核心。

    联指中心的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近些年的反降临作战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时间就是生死,刀天使的出现和反降临预案的下发是同时进行的,在没有作战任务的岁月里,每个作战单位的司令部都在日复一日地模拟推演,他们肯定预想过要是某个庞然大物以第一宇宙速度碾过防线该怎么对付,于是应对方案被下发到所有执行部门,151被击穿后第三个小时,人类社会所有的重工程机械开始往151、161、170三个保障基地集结。

    同时带来的还有总长度超过一百二十公里的无缝钢轨以及所有的黎曼探针储备。

    “导弹作为第一道拦截的核心,加一级助推,有效射程能有五十到七十公里,第一批的一枚部署在151,第二批的三枚还在赶制当中,届时将分别部署在161和170,对付高超音速目标,我们有经验。”

    “依托重庆、宜宾、巴中三个保障基地,我们要构筑第二道防线,以巨械为核心构建拦截网,如果导弹失效,无法消灭目标,就要依靠巨械完成任务。”

    联指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