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华

第二百六十九章拭镜明心立道树(2/3)

宇走过来:“小子,怎么啦?斗剑被你祖父教训了?”

  “不是祖父,是剑圣前辈。提点了几句,让我好好思考自己的道心。”

  “道心?他一个剑修,懂什么道心?你安心修炼你的,真要出错。我们这群长辈看着,能出什么事?”

  “不错,你眼下修行境界够高了。接下来需要慢慢提炼玉液真元,安心沉淀心思。寻找那冥冥中的一丝成丹灵机。”

  “不不不,你眼下要做的,反而是要着手打坐练功。待真元满盈后,再思考其他。”

  三位金丹修士纷纷慷慨讲述自己的成丹经验,但一个人一个方法,反而让伏衡华茫然起来。

  目光落在书房角落的书箱,伏衡华翻出一面锈迹斑斑的青铜古镜。

  跟三人告了一声罪,他走回自己的房间。

  “看吧,都是你们乱说话,把这小子吓跑了。”

  “分明是你。”

  “明明是你!”

  三人争吵起来,啸鱼和恒寿匆匆进门。

  “别找了,他回屋了。走的时候,带着一面青铜镜。”

  青铜镜?

  啸鱼与恒寿对视,想到某个可能。

  来到伏衡华门前,二人没有进入,从窗户偷偷往里看。

  伏衡华捧着镜子,正在写字。

  这面镜子的效果与婵玉镜相类。

  或者说,婵玉镜就是仿照这枚镜子。

  就连伏衡华弄漂流瓶,把功法扔水里留待有缘,也是从得到这枚镜子的经历获取灵感。

  当年父母不在,伏衡华郁郁不乐,在蟠龙岛边散步,偶然捡到这面镜子。

  鼓捣一番,没找到用途。直到某一日,镜子自动出现文字,伏衡华才得知镜有两面。

  是一位修士制作出来的法器,但不小心遗失其中一面。

  伏衡华本想询问地址,将东西还回去。

  可当二人详细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后,同时沉默了。

  不在一片水域,不在一座洲陆,甚至伏衡华都没听过对方所在的那处大洲。

  同样,对方也不知道伏衡华所在的东莱神洲。

  但这不妨碍二人交流。

  只是修士闭关以十年、百年计算。

  伏衡华当初和对方聊了一段时间。没多久,对方便开始闭关。

  “在?”

  过了半响,对面也没回应。

  “一如既往啊。”

  十多年了,对面一直没有回应。

  “他这次闭关,时间够长的。”

  闭目养神,在一个时辰后青铜镜微微震动,对面传来回应。

  “消息看到了。抱歉,闭关十二年。”

  铜镜亮起金光,很快锈迹散去,宛如新镜。

  密密麻麻的文字浮现。

  因为文明不同,地域不同。二人交流的方式是合乎大道奥秘的先天赤文。

  看对方一一解答自己十多年前的问题,伏衡华无语。

  这么多年,我早就琢磨明白了。

  他赶紧写下一段话,讲述自己现在的状况。

  天书推演成功,只是心理略有些茫然,有一位前辈说我没有“道心”。

  “胡说八道,你要算没道心,天地间还有几个有道性道心的?我可没见过,有人敢在筑基期就琢磨研究自己的修行道法。”

  文字挥洒:“他说的没错,你们这类演法师的道路很难走。古来无人走通,但谁说前人没走的道路,就是走不了的?古老时代,没有仙道,没有仙人,不也是后继者披荆斩棘,一点点走出来的道路?

  “道心是什么,用你的说法,不就是报考的科目吗?

  “那位剑圣的卷子都没做完,好意思来质疑你的科目与题目?”

  因为间隔洲陆,伏衡华没有告诉对方,有关东莱洲的具体风土人情。就挑拣着前世的一些见闻跟对方闲聊。

  对方知道学校、考试这类概念后,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讲述修行。

  道果,类比证书。

  金丹大道,是一份考卷。每一位金丹修士都要寻找自己的道,拥有独属于自己的试卷。

  这是天地为修士准备的题目。

  修道,便是做题。

  道行,是做题的完成度。

  证道,便是考试通关。

  “他所谓的道心,只是指你挑选哪个科目进行考试。”

  “理他那么多作甚?你只需要坚定你现在的道路,继续博物见闻。未来,自有得到你那篇‘试卷’的一日。

  “不过,他有一些事情说的没错。

  “演法师的道路不好走。你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