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心里也啧啧称奇:老六依仗的是何底气?
他可以断定的是,这个儿子的依仗,绝对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老子。
长孙无忌等人,也都面色古怪,他们心里也同样想不明白。
不过在内心深处,长孙无忌也第一次开始重视起李愔这位梁王:小小年纪,便有这种睥睨天下的气势,已经有了争夺那个至高位置的本钱。
长孙无忌可不希望自己的亲外甥,在皇权的争夺中失败,因为一旦失败,那后果实在叫人承受不起。
建成隐太子的前车之鉴不远。
长孙无忌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啊,这个六皇子,刚刚被削去爵位。
殿中还有一位老臣,须发皆白,从始至终,都似在闭目养神,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他就是太上皇李渊的挚友裴寂,也是隋朝的老臣。
李愔和孔颖达在殿中对峙良久,李二也终于完成了对这个儿子的考验,一脸怒容地摆摆手:
“李愔,还不向孔先生谢罪。”
“儿臣无错。”李愔梗着脖子,一脸倔强。
“你……”李二又扬起巴掌。
这一次,李愔没有闪避,而是伸手向孔颖达一指:“某自己办学,定强过你百倍!”
说完他又转向李二:“父皇,儿臣这就去封地开办学堂,不出五载,定能为我大唐培养一批栋梁之才。”
李世民也想不到这小子如此强硬,当即冷哼一声:
“好有志气,那你就留在封地办学好了,没有召唤,不得再踏入长安城一步!”
“不回来就不回来!”
李愔显得格外硬气,朝上一礼,然后昂首走出大殿。
走到大门前,他脚步顿了一下,口中朗声道:
“童子可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哈哈……
少年人清越的笑声,伴着他出了大殿。
“狂妄。”
孔颖达手捻须髯,口中吐出这两个字。
他倒要看看,你一个黄口小儿,如何为人师表,竟然敢夸下如此海口。
并没有人注意到,老臣裴寂的眼睛,在这一刻也睁了一下,目光分外明亮。
而长孙无忌轻轻拉拉孔颖达的衣袖,毕竟在陛下面前,出言还是要谨慎一些。
可是孔颖达不在乎,甚至君权在他眼里,都比不过他的家学。
朝代更迭是常事,可是他祖先的儒家学说,却无不是立国之本。
一场风波,最后以李愔削爵落下帷幕。
李愔这个梁王的爵位也真是没谁了,动不动就被摘了,不知道这一次,他还有没有本事再戴回去。
是夜,在长孙皇后的寝宫,李二和皇后在榻上对坐。
“二郎,你对愔儿的责罚太重了。”
“孔先生在读书人之中,声望甚隆,岂可轻辱?”
李二哼了一声,依旧余怒未消。
长孙继续柔声道:“愔儿毕竟是为了兕子,兄妹情深,足见这孩子也是性情之人。”
李二沉吟不语,脸上渐渐露出痛苦之色,手足之情,是他心里永远的痛。
于是他的声音也变得柔和许多:“若不是念在他是为手足之情,才愤而出手,岂能如此轻饶于他?”
长孙皇后对夫君太熟悉了,她轻轻伸出手,抚摸着李二的后背:
“可是愔儿的封地,实在是……”
“就是要叫他吃些苦头,才知道世道艰辛。”李二看来是铁了心,要做一名狼爸了。
与此同时,掖庭宫内,杨妃也正望着李愔垂泪。
“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整天憋在这座皇宫,都气闷死了,这下遂了心愿,天高任鸟飞。”
李愔倒是想得开,反过来安慰母亲:“等我在封地安稳下来,也把娘亲接过去享福。”
杨妃叹了一口气:孩子尚未成年,就要独自出去闯荡,她这个当娘的,如何放心得下?
唉,刚刚安稳几日,愔儿刚刚有了一些长进,却又惹起这种祸端,真是叫她有操不完的心。
……
翌日,清晨起来,第一件事,李愔就是去看望小兕子。
“六哥!”
小兕子已经起来了,正坐在榻上,让宫女给她擦拭小脸儿,另一名宫女,正在给她编者小辫子。
看到李愔,小犀牛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李愔感觉,整个阴冷的屋子,似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