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三国

三六 张飞掠县占古城 关羽惜玉纳貂蝉 二(2/3)

>    袁绍细思,觉得刘备言之有理,急令刀斧手退下,请刘备上帐安坐。

    刘备道谢:“承蒙明公不杀之恩,对我如此信任,当舍身以报明公。前日我手下谋士孙乾持汝南黄巾余部首领刘辟、龚都密信,有投顺明公共讨曹贼之意。我想前往汝南,会合刘辟、龚都,笼络其心,对曹贼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我再令一心腹持密书去见云长,使其作为内应,诛杀曹贼,以报颜良、文丑之仇。”

    袁绍大喜:“笼络人心是皇叔长项,南北夹击必破曹贼;若得云长相助,胜颜良、文丑十倍。望皇叔即修书札通晓云长,速去汝南会合刘辟、龚都,切莫负我。”

    刘备暗喜,当面修下传递关羽密札,辞别袁绍,带着孙乾连天加夜赶往汝南。

    接连逃脱袁绍两次杀害,实非刘备智高计良,多因袁绍优柔寡断,并非必然,实属侥幸。

    却说曹操见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铸造印绶,赏赐财帛。

    关羽携赏赐财帛至二嫂处问安。

    夫人问及皇叔消息,关羽推说尚未探明。

    二夫人门内痛哭:“想皇叔已不在人世。二叔恐我姊妹难过,故隐瞒不说。”

    一随行老军听到哭声在门外禀告:“夫人休哭,听跟随关将军出征将士回来说,主公现在河北袁绍处。”

    夫人责怪关羽,关羽说:“兄长确实在河北,之所以不敢叫二嫂知道,恐事泄露,反遭其害。”

    甘夫人说:“今即知之,当应早作打算。”

    关羽说:“事须缓图,不可欲速。”

    糜夫人说:“望二叔抓紧。”

    关羽辞别,自寻脱身之计。

    曹操将士与袁军交战时看到刘备,报知曹操。

    曹操派张辽前往探视关羽心机,知去意未改,聚众商议挽留之计。

    荀彧说:“云长久离家乡,年近四十,无妻妾相随,岂有不欲之情?若有美女相伴,或可留住。”

    郭嘉说:“丞相赐美女十人,尽皆送后院二嫂处侍奉,恐美人计在云长身上无用。”

    荀彧说:“自古英雄爱美女,貂蝉乃侠义之女,又有闭月之貌,机智善变。今丞相私养府中,丝毫不犯,何不赏赐云长为妾,收买其心,劝其真心实意归顺。”

    曹操沉吟不语。

    荀彧说:“难道丞相舍不得吗?”

    曹操笑说:“养貂蝉于府中,未曾侵扰,并无他欲,只是慕其侠肝义胆,仗义除奸。只爱美女不思江山,怎能完成统一大业?”

    遂叫张辽带貂蝉去见关羽,表明心意。

    程昱私下问荀彧:“貂蝉真的能留住关羽吗?”

    “未必。”荀彧说。

    程昱说:“既无把握,何必徒惹主公不悦?”

    荀彧说:“貂蝉能计图董卓,难道不敢伤害主公?主公讨董卓,杀吕布,却养貂蝉于府中,日久生情,必然分散主公精力,荒废大业。红颜祸水,早去无害。”

    程昱说:“好在主公心无旁骛,否则岂不引起相互猜疑。”

    且说张辽带貂蝉见关羽,言称丞相奉天子诏命,赏赐貂蝉与关羽为妾。

    关羽推辞不受,张辽只说“圣命难违”而去。

    关羽领着貂蝉拜见二嫂,言明此事,欲将貂蝉留二嫂处侍奉。

    糜夫人说:“既是帝命,留在二叔处侍奉便是。”

    关羽说:“虽知兄长下落,却不得见,虽有帝命,云长不敢自专。”

    甘夫人说:“二叔随皇叔转战多年,却孑然一身。今帝命赐妾,想必有让二叔力助皇叔匡扶汉室之意,且不可有负圣命。”

    关羽推辞再三。

    糜夫人怒说:“二叔不尊圣命,难道连我姊妹的话都不听了吗?今我二人命你即日就将貂蝉纳为妾室,只是不要忘了寻找皇叔。”

    关羽无奈,领貂蝉至前院住处。

    至晚,关羽烛光下阅读《春秋》,貂蝉侍立于侧。

    关羽稍有倦意,借烛光窥视貂蝉,见其容颜绝伦,不觉为之一振:“真不敢相信像你这样绝妙佳人,竟被人利用,当作除敌工具。”

    貂蝉燕语莺声:“妾身并非被人利用,却是主动请求。”

    关羽放下《春秋》,叫貂蝉坐下,问其详情。

    貂蝉这才说起自己身世及与王允密谋经过。

    貂蝉原名任红蝉,自幼被选入宫作婢女,为达官贵人编织所戴冠帽。

    由于她心灵手巧又极有心机,不久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