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三国

五七 孙权败退南徐城 刘备占据荆州地 二(2/3)

我倒成了无用匹夫。”

    刘备笑说:“贤弟休怪。零陵守将望风而降,兄以为余郡易于夺取,才未惊动贤弟。”

    诸葛亮也笑说:“云长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天下,谁人不知;单骑护嫂,千里寻兄,忠肝义胆,信义当先,哪个不晓。之所以教云长守华容道,只是还了曹操人情罢了,也算了却了一件心愿,望云长莫要挂怀。”

    刘备说:“益德、子龙各取一郡,功不可没。只是长沙太守韩玄手下有一老将黄忠,老当益壮,有万夫不当之勇。你我北海救孔融时皆见太史慈之勇,却被黄忠一箭射死,其勇可见。吾与军师正商议欲让益德、子龙合取长沙,正好贤弟书至,才叫益德将贤弟替回。”

    关羽说:“量一老卒,何足道哉!”

    诸葛亮郑重其事地说:“云长切莫轻敌。韩玄固不足道,但黄忠却不可小觑。此人字汉升,南阳人,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共守长沙,现事韩玄,虽年近六旬,却宝刀不老,尚无人能敌。益德取武陵,子龙取桂阳均带三千人马,云长可带五千人马前往。”

    关羽听了大笑:“军师还是瞧我不起。单骑护嫂,过关斩将,吾带多少人马?黄忠再勇,又比颜良、文丑、蔡阳如何?吾不需三千人马,只带本部五百名校刀手,定斩黄忠、韩玄首级来献。”

    刘备苦拦不住,关羽只领五百校刀手而去。

    关羽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云长刚愎自用,恃勇自傲,只恐有失,主公当往接应。”

    刘备依从,随后引军向长沙进发。

    且说关羽来到长沙城下,不到三合便斩了出城迎战的管军校尉杨齢。

    接下来连续三天与黄忠交战,关羽方知诸葛亮所言不虚。

    首次交锋,一百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在城上观阵的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

    关羽回营思忖:黄忠如此年龄,自己尚难取胜;若年龄相当,只凭武力,恐不能及,来日当用拖刀计取胜。

    次日又战至六十余合,胜负不分,对阵两边军士齐声喝彩,不住点地擂鼓助威。

    鼓声正急,关羽却拨马而走。

    黄忠赶来,却马失前蹄,被掀倒在地。

    关羽回马喝叫:“快回去换马再战。”

    黄忠提马回城思忖;关羽信义,名不虚传,若非刀下留情,吾命休矣!

    第三日,黄忠换马出城,与关羽战至三十余合,黄忠诈败而走,关羽赶来,忽听弓弦声响,急忙躲避,却不见箭。

    关羽再赶,又听弦响,仍不见箭。

    关羽道是黄忠故弄玄虚,本不会射,便放心追赶。

    谁料将近吊桥,又听一声弦响,却是弦响箭到,正中盔缨根上,关羽大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开两石弓之力,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答昨日马失前蹄而不忍杀害之恩,愈加敬慕。

    韩玄等黄忠回城,喝令将其推出城门斩首。

    黄忠呼叫:“无罪!”

    韩玄指出:“首战不力,必有私心;二战马失,却未被杀,必有关通;今日两番虚拉弓弦,第三箭只射盔缨,必是外通内连。若不斩首,必为后患。”

    众将求情不允:“但有告免者,同罪论处。”

    黄忠刚被推出门外,忽见一将挥刀砍杀刀斧手,救起黄忠。

    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乃魏延也。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境内)人,英勇刚烈,善武自信,胆略过人,视恶如仇。为刘表部下时,对刘表听信蔡氏,宠信蔡瑁不满,仰慕刘备为人。

    刘表死后,蔡瑁等拥立刘琮为主,魏延就极力反对。

    当曹操追杀刘备,刘备至襄阳投奔刘琮,刘琮害怕,不敢接纳,蔡瑁、张允在城楼上喝令军士乱箭射下。

    魏延领数百人冲上城楼喝叱蔡瑁:“刘皇叔乃仁德之人,被追杀来投,何以相拒?”

    蔡瑁喝叱:“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魏延带人至城门,抡刀砍死守门将士,放下吊桥,呼叫刘皇叔进城,共诛蔡瑁。

    张飞跃马欲入,却被刘备拦阻,引军领着百姓离开襄阳大路,自奔江陵而走。

    魏延想追随刘备而去,却被刘表部将文聘拦住厮杀。

    两下自从巳时混战至未时,魏延眼看手下兵卒战死殆尽,拨马突出,却寻不见刘备,自往长沙投奔韩玄。

    今见韩玄欲斩黄忠,便砍杀刀斧手,救起黄忠,袒臂一呼,冲上城头,一刀将韩玄砍为两段,提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