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星空

第205章 内外有别(1/2)

    春秋时代每一种人的死都有不同的称呼,天子去世称作崩,诸侯去世称作薨,士大夫去世叫做卒,只有平民去世才称作死。手机端

    散盘子是诸侯,去世成为“薨了”

    太子钊走出寝宫,声音低沉着对刘同和石凯说道“君上薨了。”

    “太子节哀,还请早作打算,向天子奏禀君上薨的消息,并向列国报丧。”刘同听罢向太子钊建言道。

    “哦,明白了。”太子钊木然的说道。

    “请太子下令,由相国大人主持君上大丧期间的一切事务。”石凯趁机建言道。

    由相国主持君上大丧期间的一切事务

    兄弟,你这是赤裸裸的夺权,知道不

    太子钊当然知道其中的味道,“由相国主持君上大丧期间的所有事务,那我做什么呢”想到这里,太子钊不由得望了望石凯,没有回答。

    “请太子下令,由相国大人主持君上大丧期间的一切事务。”石凯见状再次提醒道。

    这一次石凯的言语中已经多了一些不耐烦的味道。

    “君父过世,我身为太子理应担起国家的重任,不需要他人为我分担。”太子钊说道。

    “按理应该如此,可是当下君上刚刚过世,太子作为君上唯一的儿子,理应为君上守孝。守孝期间,国家事务不可荒废,而相国大人执政多年,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可由他先主持国政。”石凯继续建言道。

    “这个”太子钊迟疑了,通过石凯的话语,他能够明确的听出其中逼宫的味道。

    按说,国君去世首先应该让自己继承君位,然后再由自己主持先国君的丧礼。但是刘同跟石凯倒好,绝口不提自己继承君位的事情,而是一味地提出要由刘同来主持国家的政事,逼宫的味道已经很明显了。

    “这个,容我好好想一想。”

    姬钊知道自己虽说是散国的太子,但是根基并不深厚,在国内也没有太多的大臣支持,面对石凯和刘同的逼宫,他犯难了。

    年轻人有一腔热血当然是好事,但这一腔热血要跟实际相结合,如果只是一味的莽撞冒进,最终只能撞得是一头疙瘩。

    现在太子钊明确的感受到了来自散国内部的压力,这种压力让他回国后准备清除异己的想法瞬间烟消云散。

    “好”稍稍的想想之后,太子钊有气无力的说道“就以你们之策,由刘同主持大丧期间散国的所有事务。不过,我也有条件,就是你们要确保我顺利继承散国的君位。”

    顺利继承散国的君位

    刘同听罢笑道“太子此言差异,只要您把君上去世的消息向王室禀报之后,王室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册封你为散国的国君的。这个取决于王室的态度,我们二人是没有能力决定太子继承君位的。”

    推脱,你这是明明白白的推脱。太子钊明白,即便是王室顺利册封自己为散国的国君,但最终能不能执掌散国的军政大权还需要这二人的支持。

    如果这两个人从中作梗的话,即便是他有国君之名,也难有国君之实的。

    “我的意思是我当上国君后,还需要你们二人的支持。二位能够答应吗”太子钊立即换上另一种口气对刘同和石凯道。

    “那要看你”石凯正要张嘴,刘同制止了他,对太子钊道“太子顺利继承君位乃是散国的大事,我们作为散国的臣子,为太子分忧,为黎民谋利,乃是分内之事。”

    虽然刘同始终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话里却把什么都说了。言下之意就是不管你太子钊是否顺利继位,我刘同和石凯都会是散国的臣子,将继续为太子服务,为散国尽心。

    “好的,那就烦劳相国大人多多费心操劳君父的大丧了。”说罢,太子钊走进散盘子的寝宫。

    刘同望了一眼石凯,心照不宣的说道“多劳将军费心了。”

    “相国放心,有我石凯在,散城不会有事的。”石凯答道。

    自从散盘子出事之后,刘同就一直呆在宫里,这么多天过去,他累的都快要垮了。虽然很累,但老头还必须继续坚持下去,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呢。

    稍稍休息之后,刘同便起身修书给王室上奏散国国君去世的事情,同时请求王室册封太子钊为散国的新国君。

    另外,刘同又开始草拟文书,告知其他国家散盘子去世的消息,邀请人家前来参加散盘子的葬礼等等。

    在刘同一手操作下,散盘子的葬礼如期举行,周边诸多国家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主动放弃前嫌来参加散盘子的葬礼。

    这些人里面自然少不了秦人的身影,毕竟从表面上讲秦人还是人家的散国的臣子呢国君去世,能不来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