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生有点凶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退兵(1/3)

  那一百个官兵根本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踏入了高丽境内。

  这时候,那些高丽官兵都看向了李胜贤,没有他的命令,这些高丽官兵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就算两国真的要开战,李胜贤还在这里,他们可不敢冒这个险。

  因为高丽的主军还在后方,这一百轻骑直接来到了那五千先锋的前面,伴随着胯下战马的嘶鸣,以及其中为首之人的一个手势!

  “退!”

  “退!”

  “退!”

  虽说只有一百人,但他们的气势,却是让高丽的几千战马都有些焦躁不安。

  因为没有得到李胜贤的军令,因此,这五千先锋并没有后退。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百轻骑这时候却是都亮出了兵刃,显然,若是这些高丽官兵再不后退,他们就会动手!

  而从他们的眼神也能看出,这一百轻骑已经抱着必死之心。

  这时候,后方的宋书春却是将自己的一个亲兵传了过来。

  只见他拿出了一面令旗,说道:“传我军令,三军将士,准备杀敌!”

  那个亲兵领命之后,便直接退下了。

  很快,又有几人抬了一面战鼓来到了这里,看这架势,宋书春是要亲自为将士击鼓。

  见到大梁的确是有备而来,有几个高丽的官员也立刻来到了李胜贤的身前,说着什么。

  不一会儿,其中一个高丽官员便朝着那些官兵喊道:“太子有令,退兵!退兵!”

  看他的样子,似乎是担心那些高丽将士退慢了。

  毕竟,这战事已经一触即发。

  倘若之前说那些话的是陈安晏,或许李胜贤以及其他的高丽人都不会放在眼里。

  可是,说话的是大梁的吉林将军,他镇守东北,虽说这些年大梁跟高丽一直还算是相安无事,但几乎所有高丽人都听说过这位吉林将军。

  所以,他们知道,若是今日高丽不退兵,那他们必然会承受灭顶之灾。

  而听了那个官员的“传令”,那些高丽将士虽说不至于溃不成军,但看他们的神情却是如蒙大赦。gHxsW.coM

  显然,他们也根本不想跟大梁的将士为敌。

  因此,这些高丽将士来得快,去得更快。

  这十万大军退出三十里外,竟然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而已。

  陈安晏自然是早早的离开了,就算他想留在这里,他的身体也吃不消。

  那李胜贤在陈安晏离开后不久,也带着那些官员离开了这里。

  而宋书春则是一直等那一百轻骑全都回来之后,这才鸣金收兵。

  不过,按照宋书春的说法,这件事并没有结束,他让高丽的官兵告诉李胜贤,自今日起,大梁每日都会派一百轻骑巡查高丽驻军。

  若是高丽的主军再次破坏三十里之约,那就等同于向大梁宣战,到时候,大梁必定大军压境!

  李胜贤得知此事后,直接吐了口血。

  这一次,他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些银子和货物就不说了,整个使团的人几乎是全军覆没,如今,高丽还要大开城门,配合大梁的轻骑“检阅”高丽的驻军。

  因为宋书春已经放下话来,若是高丽阻拦大梁的轻骑,也等同于向大梁宣战,同时,宋书春还表示,这一百轻骑进入高丽之后,高丽官兵要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若是他们有所闪失,同样等同于向大梁宣战!

  而此事传扬出去,必定会成为其他诸国的笑柄。

  不过,也有一些大臣劝说李胜贤忍让。

  毕竟,在这一带,恐怕除了北周、西夏和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都无法阻止大梁的大军。

  而且,高丽也不是第一个被要求配合这么做的,过去,大梁为了边境安宁,也曾多次派兵进入那些属国的境内检查他们的边防驻军。

  这么做,一来是可以凸显大梁国威,二来,那个时候大梁建国的时间不长,朝廷也担心前朝余孽会跟这些小国勾结,妄图复国。

  虽说大梁建国不久,就已经在往各国安插了一些眼线,但最终还是决定用这种办法震慑诸国。

  果然,在过了数年之后,这些属国已经习惯了大梁的先锋轻骑前来“检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让这些属国从心里产生敬畏之心。

  同时,大梁每年也都会给这些属国一些大梁的货物。

  或许这些东西在大梁是常见之物,但到了这些小国,都成了稀罕物。

  因此,对于这些小国的皇帝以及其他贵族,自然是喜闻乐见。

  而对于他们的百姓来说,两国交好,便少了兵事,他们也不用再遭受战乱之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