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生有点凶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流寇(二)(1/3)

  陈安晏的这个说法,倒是跟之前秦林在面对向士恩他们之时所用的借口不谋而合。

  但李丰年很清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流寇,所以,陈安晏遇到流寇极有可能是无稽之谈。

  也就是说,陈安晏并没有跟自己说实话。

  然而,对于李丰年来说,却不能直接质疑。

  毕竟,陈安晏只要找来向士恩就能证明他的说辞。

  至于为何没有将此人带到刑部、大理寺或是顺天府审问,陈安晏的解释很简单。

  他告诉李丰年,那伙流寇是在房山县袭击的,因此,这件案子自然该交给房山县去审问。

  李丰年有些郁闷,他原本想着,只要陈安晏口中的那个毛贼会不会是秦林。

  可如今看来,自己跟此人似乎从未见过。

  因此,他想了想之后,朝着陈安晏问道:“既然此人已经咬舌,不知大人是如何问到口供的?”

  陈安晏告诉李丰年,此人是在交代完了之后才咬舌自尽的。

  李丰年听了之后立刻皱起了眉。

  显然,李丰年是觉得陈安晏所言实在匪夷所思。

  而陈安晏似乎也看出了李丰年的疑惑,他告诉李丰年,在经过审问之后,一开始此人的确都已经交代了。

  而按照此人的说法,他是奉了李丰年之命来追杀自己。

  可是,就在陈安晏提出要将他带回京城,交由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一同审理的时候,此人却是表现得十分抗拒。

  特别是在后来,陈安晏在告诉此人,说是燕王也会来京城后,此人竟然直接咬舌自尽了。

  陈安晏还告诉李丰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才不相信此人。

  但不管怎么样,此人偷袭钦差卫队,就是死罪。

  随后,在陈安晏的一声令下,赵荣直接上前将那人的脑袋砍了下来。

  李丰年刚要阻止,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那贼人已经人头落地了。

  李丰年大怒。

  他没想到陈安晏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杀人。

  “陈大人!”

  陈安晏却只是笑盈盈地看着燕王,说道:“王爷不必言谢,虽然这个贼人声称是受到了王爷的指使,但臣已经禀报皇上,说此人之言不可信,乃是攀诬王爷,所以皇上已有口谕,由臣负责将此人立刻处决,以免影响皇上和王爷之间的关系!”

  陈安晏的这番话让燕王无话可说。

  毕竟,这听起来,陈安晏先是在皇上面前替自己说话,随后又直接将这个贼人处决,虽然说不上对自己有恩,但也能似乎也算是帮了自己的忙。

  因此,李丰年还是挤出了一丝笑容,朝着陈安晏说道:“如此倒是要谢过陈大人了!”

  再次客套了一番之后,燕王便带着手下离开了。

  不过,在临走之前,李丰年还是谢过了陈安晏昨日的那桌宴席。

  一行人刚进城,燕王便派手下去房山县,想要从那位知县大人的口中问出些什么。

  至于陈安晏,在让手下将这个贼人的尸体挂起来,下令暴尸三日后,便也离开了。

  让李丰年失望的是那位房山县的知县大人已于前日告假一个月,说是家中高堂病重,所以要回去看看。

  至于这房山县的知县大人祖籍何处,县衙上下竟然无一人知晓。

  这更加让李丰年觉得可疑。

  无奈之下,他只能派人去吏部打听。

  在得知那房山县的知县大人祖籍河南后,他便立刻派人前去河南。

  只是,等燕王的手下赶到河南后,却得知在数日之前,那位知县大人的家人便都离开了家,说是去寺庙祈福。

  后来燕王的手下又连着找了几个寺庙,但都一无所获。

  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对于李丰年来说,虽然陈安晏的话看上去滴水不漏,但他自然不会相信。

  至于陈安晏,离开这里之后,他便直接回了陈宅,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称病谢客。

  一转眼到了十二月二十五,还有五天便是大梁的年节。

  虽然在整个京城,包括皇宫里,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但不少人还是觉得有些压抑。

  甚至有一些富商寻了个由头暂时离开了京城。

  而高丽使臣崔明浩也终于抵达了大梁京城。

  曾经有人认为,今年便是大梁皇帝李彧掌权的年纪,所以齐太后他们必定会对李彧下手夺权。

  因此,大梁这次的年节恐怕会充满了血雨腥风。

  如此一来,各国极有可能会用一些借口,逃避这次出使大梁。

  可如今看来,这次除了倭国的使臣被海寇袭击而失踪之外,其他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