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生有点凶

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师(2/3)

br>
  这主要是因为在开业之初,有不少当地的达官显贵千来捧场。

  所以,不到十天的时间,他进的第一批货便卖出去了七成之多,而他也赚到了几千两银子。

  要知道,这么多银子,就算是对于侯勋杰来说,也是数年的俸银了。

  在尝到甜头之后,这侯玉成立刻又去进货。

  因为见到生意不错,所以他第二次还多进了两成。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绸缎庄的买卖便一落千丈。

  这第二次进的货,再买了一个多月之后,却只是卖出去了两成而已。

  原来,这侯玉成在尝到甜头之后,又将讲个提高了不少。

  其实,刚开始之所以能卖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权贵看在侯勋杰的份上前来捧场。

  所以,尽管在开业的时候,侯玉成的绸缎庄里面的绸缎比杭州城里其他绸缎庄的价格要贵上两成左右,那些达官显贵也就认了。

  可是现在,侯玉成又将价格提高了三成,也就是比别的绸缎庄要贵五成。

  如此一来,做一套衣裳可就要贵几百两银子,这些达官显贵自然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所以,时间一长,侯玉成这绸缎庄生意清淡,门可罗雀。

  其实,在那之前侯家的那个远房表亲也曾提醒过侯玉成,可侯玉成哪里肯听。

  到了后来,这绸缎庄快要入不敷出了。

  这侯玉成又想了个办法。

  他让那个表亲待在绸缎庄,自己则是上街溜达。

  只要见到那些达官显贵,他便想方设法将他们拉到绸缎庄来买上几件东西。

  而他这么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时间长了,杭州城里的达官显贵见到侯玉成都远远的躲开。

  到了后来,就算是他登门拜访,都时常吃闭门羹。

  到了这个时候,侯玉成才算是醒悟了过来,将绸缎的价格降了下来。

  不过可惜的事,他的“恶名”已经传扬了出去,绸缎庄的生意也只是稍有好转而已。

  过了没多久,侯勋杰告老还乡回到了杭州。

  因为有侯勋杰看着,侯玉成倒也不敢乱来。

  靠着这位侯爷的名声,侯玉成的绸缎庄也渐渐有了起色。

  只可惜,没过几年,侯勋杰便过世了。

  自那之后,侯家便都在侯玉成的手里了。

  侯勋杰虽说生前被封为侯爵,但他的爵位不能世袭,所以,在侯勋杰过世之后,侯玉成依旧只是个“寻常”百姓。

  在侯勋杰去世之前的那几年里,侯玉成倒是也靠着那绸缎庄赚了不少银子。

  所有人都以为,侯勋杰去世之后,这侯玉成会收敛一些。

  起初,这侯玉成的确低调了一段时间。

  也许是因为少了侯勋杰的庇护,再加上他那绸缎庄的价格要比其他绸缎庄高一些,所以,绸缎庄的生意也越来越差。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侯玉成会认清现实的时候,这侯玉成却是做了一个大动作。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请来了一帮打手,他安排这些打手轮番去杭州城里的其他绸缎庄,要求这些绸缎庄必须从自己这里进货。

  若是被他发现,这些绸缎庄从别的地方进货,他就烧了他们的铺子。

  因为侯玉成给的价格要比他们直接进货的价格高了许多,这样一来,他们几乎赚不到什么银子。

  因此,这些绸缎庄自然不愿意。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侯玉成为了杀鸡儆猴,真的烧了城里的一间绸缎庄。

  那个绸缎庄的东家立刻去衙门将侯玉成告了。

  那时候的杭州知府知晓此事后也有些为难。

  他也听说过这侯玉成的名声,可这侯玉成毕竟是侯勋杰的独子,而侯勋杰又曾是帝师。

  如今侯勋杰虽说已经故去,但此事若是处置不当,还是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不过,既然有人前来提告,他也只能先将那侯玉成传到衙门。

  其实,他原本想着,若此事真的是侯玉成派人做的,那他也会想办法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侯玉成来的时候还带了一样东西。

  按照侯玉成的说法,这件东西正是先皇御赐的一把戒尺,据说先皇赐下这把戒尺,也是为了提现自己对侯勋杰的尊重。

  那位知府大人见了,这还得了。

  有先皇御赐之物,他自然不敢把侯玉成怎么样。

  自那之后,杭州城里的百姓也意识到了,这侯玉成似有通天之能。

  一想到那间被烧掉的绸缎庄,这杭州城里的其他绸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