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1979之阳泉酒家

第85章 军候、里长、屯长(1/3)

  晚上聊了两个半小时,韩信、栾布始终没有提及项梁军的情况,性格直爽的季布,对此似乎也避而不谈。

  “军侯。”

  面对岐夫太郎的提问,韩信的脸色有点尴尬。

  军候属于中低级军官,位次校尉。

  据《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置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秩比六百石。

  “这……那栾布和季布的官位是?”

  信长鸠听了韩信的回答很惊讶,于是跟着问道。

  按照道理来说,韩信可是带兵加入项梁势力,属于“带资进组”,给军侯这样的低级武将官位,实在有点难看。

  “乌程县的里长。”

  “灌河屯长。”

  栾布和季布回答道,两人同样是愤愤不平。

  韩信是中下层军官,栾布是基层小吏,季布是戍卒小头目职位。

  他们可是带着千余人的部队来投靠,这个待遇未免太吝啬了。

  …………

  信长鸠和三人闲聊,才知道因为茱萸山之战。

  山贼的火攻,韩信虽然重新组织溃兵反杀。

  但是遍地茱萸,满山杂草,火势失控,本来要赠送给项梁军队粮草物资,付之一炬。

  等韩信重新募集粮草,到达宿豫郡下相县。

  项梁军队主力,已经渡江而去。

  …………

  这一次错过,直接造成了韩信团队如今的尴尬处境。

  等到韩信追上项梁主力,再次进行投靠……

  前后待遇差距,已经是天壤之别。

  ………………………………

  按照初代の信长鸠,提供的【阳泉酒家】系统情报,最佳的投奔时间是秦二世元年九月。

  秦二世元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跟项梁说:

  “长江西面都反叛了,这也是灭亡秦国的时候。我听说先动手的制约他人,后动手就被他人制约。”

  “我打算发兵,让您和桓楚当将领统率军队。”

  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在江东地区,颇有声望。

  项梁回答道:“桓楚逃亡,人们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

  项梁于是外出,告诉项羽带着剑在外面等候,项梁再次进门,与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道:“请召唤项羽进来,让他领命去找回桓楚。”

  殷通说:“好。”

  项梁叫项羽进来,没多久,项梁用眼神示意项羽说:“可以动手了!”

  于是项羽拔剑斩下殷通的头颅。项梁手持殷通的人头,佩戴了他的印绶,门下众人大惊,乱成一团。

  项羽击杀几十上百人,整座府邸的人都害怕得趴在地上,不敢起身。

  项梁召集以前认识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在吴县举兵。派人收服会稽郡下属县城,得到精兵八千人。

  项梁部署吴中豪杰,让他们担任校尉、军侯、司马。

  项梁自任为会稽郡守,让项羽担任裨将,攻取郡内所属各县。

  …………

  这个时期,项梁手下兵力不足万人,韩信如果带着千人部队投奔,等于就是项梁势力的元从功臣,还是雪中送炭的那种。

  那现在,韩信估计已经是都尉,乃至末将、次将。

  (注:次将、末将,低于上将军,高级军事将领。史书记载【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

  …………

  可惜,这个平行宇宙的历史位面,跟本位面的历史,有着些许的偏差。

  广陵县人召平,当时帮陈胜攻略广陵县,没能攻下,秦国军队又快要来到。

  于是召平,渡江假传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上柱国,并说道:“江东已经平定,赶紧引兵往西攻打秦军。”

  于是,项梁率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往西进军。

  这个时候,韩信遭遇茱萸山之战,双方完美错过。

  …………

  项梁渡江之后,听闻东阳县的令史陈婴,已经拿下东阳县。

  项梁派遣使者想要和陈婴联合共同西进。

  东阳县人想要立陈婴为王,但是陈婴不敢自己领头,而想托身于名门望族。

  于是陈婴带着东阳县中两万人归属项梁。

  接着,项梁渡过淮河。

  英布、蒲将军也领兵前来归属,总计兵力约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

  …………

  同时期,张楚政权的将军秦嘉,杀死负责监军的武平君蔡畔,立景驹为楚王,自封为大司马。

  陈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