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东晋刘寄奴

第一百一十一章 锐变(六)(2/3)

 谢安回道:“令玄儿集结民兵,提早出兵收复襄阳。”

    “这...这是不是与咱们之前的计划差别太大了。”藏爱亲皱眉道:“如今咱们国库充其量只招得了十万兵将,如此仓促,他们未经训练就去攻城夺寨着实困难,而且,那襄阳城中可是有着敌军三十万,胜算有点小啊。”

    太子司马曜也不可思议道:“谢相,稳妥一点,不是应该先行刘裕金圆券之政策,充盈国库之后 ,兵强马壮之时再北伐襄阳吗?”

    “刘裕计策虽好,但是,限制条件颇多,如今我等也是不得不兵行此等险招。”谢安回道:“国不安,民则朝不保夕,如此子民不可能信任咱们,便不可能将一家之储蓄交与朝廷。”

    司马曜疑惑道:“咱们不是定下和亲之策略吗?皇妹也好不容易同意了。”

    “那也要苻坚同意才行,咱们同意没用啊。”谢安道:“万一许以厚利,他都不答应呢?”

    “我同意谢相之话。”王邵在一旁老神在在道:“和平不是靠欺骗与祈求能得来的,子民也不是傻子,不会轻易全信朝廷之策略,所以,没有一场大的胜利,掩盖不了咱们的虚实,更不可能求取得了短暂的和平。”

    司马曜继续问道:“那若是摸了老虎屁股,惹得苻坚提前挟全国之力南下呢?可该如何是好?”

    王邵笑道:“不摸,他也有可能提前南下,摸了,可能会震慑他一下,而且,我以为其不会如此之快南下。”

    “对。”谢安同意道:“如今,玄儿征兵,动静之大,天下均知,接下来就看苻坚有何反应了。”

    “朱序前几日与你接触过,他怎么说?”一直沉默的司马昱终于开口问道。

    谢安心中一动,暗道,看来什么事儿都瞒不过陛下,也正是与朱序接触之后,他才敢做下如此凶险的决定。

    谢安恭敬回道:“他透露被俘秦国期间,代国在绝境之下开始了回光返照的反扑,以求一线生机。

    秦国措手不及之下节节败退,苻坚有可能会回兵以求先尽快灭了代国再南下。

    所以,朱序将计就计,假意投降秦国要与我等内外反攻。”

    “那反贼之话岂可相信?”司马曜皱眉道:“若是一奸计,可能使我等万劫不复。”

    谢安摇头笑道:“现在是不是真的反贼还未有可知。”

    司马曜坚持道:“但咱们不得不防范啊。”

    “太子所言极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嘛,防范是应该的。”谢安笑道:“所以,陛下已通知桓家叔侄北上防御,然后再让玄儿征兵之动静闹得十分之大,就是为了试探苻坚的虚实之心。”

    “你们看看这些密报。”司马昱将桌上的三封书信交给一直侯在旁边的老太监,老太监赶紧双手捧过,恭敬的交到谢安手上,谢安打开一看。

    一封襄阳城中的秦国军队暗中北上之密报。

    一封是彭城告急。

    最后一封是代国国主的求救信。

    “代国国主要求我们东西夹攻,以解他之困境,这有点难啊。”谢安苦笑道:“他不知我等之难处,而且此信中之绝望可知,代国已经穷途末路,无可救药也,回光返照迟早还是死。”

    “但他还是有点用处的。”司马昱道:“有代国牵制,咱们可喘息一阵子。”

    谢安笑道:“那陛下可回一封书信告知,我等大军已经北上,要其顽抗到底,有希望,人才有动力,多少消耗一下秦国国力也好。”

    “朕正有此意。”司马昱同意道:“代国先不管,另外两封你瞧出啥了?”

    谢安回道:“苻坚此时重点应该不在咱们这里,之前他气焰嚣张,号称出兵六十万南下,或许是自己心虚,怕咱们联合代国东西夹攻于他,令他首尾难顾。”说着,谢安有点不好意思道:“不过,还真别说,咱们还真给他唬到了。但是,现在我等征兵的试探,其却还在此时暗中回兵北上,这恰好说明了朱序所言非虚,其与代国的战事紧急,如今还无法理会咱们。”

    王邵点头补充道:“所以,这次他一方面派遣使者,另一方面又是派兵遣将的更进一步夺取彭城,估计为了震慑咱们不得出兵,秦国也是为了拖延时间。

    所以,此时若是咱们什么都不做,或许会适得其反,令苻坚以为我晋国可欺,代国战事了结之后,定会立马出兵南下。”

    “那既然即将刀剑相见,这李伯护还谈不谈?要不要砍了他一了百了?”司马曜狠道:“这老贼最近跳得慌,到处去教人如何当叛贼啊。”

    “谈还是要谈的。”谢安回道:“苻坚不是喜欢与我们玩虚虚实实吗?那咱们也给他来一个虚虚实实。”

    王邵同意道:“谈是肯定要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