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枭雄

第五十五章 玉兰归来(2/3)

习惯,于内官不在,此刻留在太后身边服侍的则是副内官喜公公。

    喜公公见太后心中烦闷,于是上前宽慰道:“太后,可是为玉兰一事心烦意乱?奴才斗胆说一句,太后大可放心,玉兰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太后还需照顾好凤体啊!”

    “奴才看太后如此,实在心痛不已,还请太后以凤体为重,奴才方才让御膳房为太后做了些安神养身的滋补汤品,还请太后服用一些。”

    说罢,喜内官转过身来,从梨花檀木几案上取了汤碗,为其打开盖子,递到太后近前道:“太后,服用一些吧!”

    太后却并没有心思喝汤,看了一眼喜公公。摆摆手,示意他将汤品放在一边,喜公公虽然一脸担心,但也无奈,只好叹了口气摇摇头,将手中的汤盏放于檀木桌一边。

    随后静静的站在太后一侧,随时听候太后的吩咐,太后缓缓起身,瞅了一眼珍珠碧玉鑲着金边修长的护甲,撩了撩袖口,款步走向殿外。

    喜内官不敢怠慢,急忙搀扶起太后,动作轻盈而贴心。脸上慈眉善目道:“太后,当心。此时已是入秋时节,外面风大,小心着凉。”

    太后满面焦急,站在大殿门口,抬头望天。此时天色渐暗,唯有一抹血红印染了长安城外。一阵冷风袭来,不觉有些冷不丁打个机灵。

    喜内官见此略有担心,急忙道:“太后,还是快些回寝殿休息吧!若太后实在放心不下,奴才明日一早再派人前往万国寺打探玉兰消息,还请太后以凤体为重。切勿着了风寒啊!”

    太后叹了口气,此时不仅有玉兰之事心烦焦躁,还有土方国来使一事。边疆传来消息,土方国因东盛国斩杀了他们的来使,对此耿耿于怀。已在边疆屯兵十万,大有一副南下犯上的苗头。

    而武韦帝每日依旧沉迷于酒色,亦或是在青燕山狩猎取乐。后宫之中已是糜烂不堪,而边疆已开始生乱。本想借着错杀来使,唤醒武韦帝勤于朝政,却不曾想武韦帝不仅没有意识到危机,反而更加对天下之事不管不顾。

    这让一向担心东盛国安危的太后甚是苦恼,而皇后因失独,心身俱备。早已是寒心凄凉,若玉兰真有个三长两短,日后让皇后知晓此事。这双重打击下,从此一蹶不振。

    必定将心中怨恨积聚到自己身上,其父韩振北自然心疼其女,没有照看好韩雪若自然是她的责任,韩振北怎会对此没有不满之心。

    此刻又是多事之秋,东盛国的安定还需仰仗韩振北将军,每每想到此,太后心中自然有些担心,可是事到如此,又能如何?只剩下一脸的茫然。心中不免有些悔不当初,若当时听皇后一言,或事不至此。

    只怪自己当时一时脑热,不曾想却惹下滔天大祸。接连几日也未曾听说,武韦帝下令派贺斌前去西北边疆平定叛乱。这也同样让太后心中焦急如焚,郭秋月一直是这宫中的祸乱。

    身为太后的她,本应将其处置。却又担心惹怒武韦帝,而不得不将其留在宫中继续为非作歹,又因怀有龙种实在无从下手。太后不惜保全郭秋月,而寒了皇后韩雪若的心。

    此刻她只盼望着,玉兰无事。因此她也少些对皇后的愧疚,这接连几日音信全无,更是让自己更加担心起来。太后在喜内官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寝殿。喜公公在烛台前点了香烛,又打了些温水,服侍太后沁手。

    一切完毕以后,方才服侍太后歇息。就在太后准备就寝之时,突然从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就是一个小太监躬身站在了寝殿的帐帘外。

    似有话要说,却不敢说的样子,喜内官见此。有些恼怒,没好脸色的走了出去,见小太监慌里慌张的当即责怪道:“大胆,惊扰太后。你可担待的起?若太后怪罪下来,你有几个脑袋够砍?”

    小太监浑身颤抖,吓的脸色铁青。不敢正视喜内官的眼睛,有些恐惧道:“启禀喜内,内官。奴才不敢惊扰太后,只是,只是太后派往万国寺的信使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奴才,奴才方才有些冒失,求喜内官责罚。”

    一听信使,喜内官本是一脸怒气,随即喜形于色。太后接连几日,等的便是信使从万国寺传来的消息,于内官也不敢怠慢,看了一眼小太监。

    摆摆手道:“好了,既然如此。本内官就不在追究此事了,下去吧!”

    小太监急忙施礼道:“谢喜内官,谢喜内官。”

    小太监刚要转身离去,却又被喜内官叫住了:“等等……”

    顿时吓的小太监,身子一颤。随即转过身来,有些不解道:“喜内官可还有事,吩咐奴才去做?”

    喜内官嘴角微微一笑,看了一眼甚是紧张的小太监,拍拍他的肩膀道:“信使何在?”

    小太监见喜内官并无责罚他的意思,才放宽了心。急忙陪笑道:“信使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