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斩关羽

第二三四章 吕布:想不到华雄比我还孝顺!简直要孝死人了!(2/3)

,又多少有点事出有因,又有众位求情的份上,便将其家小留下。

  不过需要将其家产抄没!”

  在说起抄没家产的时候,董卓的眼睛,不由的便亮了亮。

  哪怕是之前的时候,提升了商税,得到了不少的钱财,让他稍微的喘了口气。

  但相对于庞大的支出来说,这些钱财还是不够。

  大军出动,需要耗费大量钱粮。

  朱儁家家产不小,这个时候抄家正好可以得到不少的钱粮。

  用朱儁家的钱粮,来调动兵马,前去征讨朱儁,这倒是个极为不错的主意。

  事情争论到了这个地步,董卓也开了口,那此事也就算是定下了。

  有些人虽想要保下朱儁家产,但事情闹到了这个份上,朱儁也确实反叛了董卓。

  董卓也饶恕了朱儁家人不死。

  这种情况下,也确实不好再多说。

  “相国,依照下官之见,此番征讨逆贼朱儁,倒也不必大动干戈,让华将军动手。

  朱儁以往讨伐黄巾之时,虽打下了不小的名声,但此时的朱儁也不再是当年的朱儁。

  手中掌握的,也不再是当初朝廷的大军,无有朝廷大量钱粮、兵甲等等作为支撑。

  在这等情况下,朱儁再想展露当年威风已不可能。

  华将军为相国手下第一猛将,乃是一柄利刃。

  不到情况危急,万不得已之时,不必动用。

  箭引在弦上不发,才最有威慑力。

  一旦发出,威慑力将大大减弱。

  此时相国在关中,看起来安稳,实际上并非如此。

  凉州有羌人容易动乱。

  又有韩遂马腾两个老贼。

  这二贼子,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关中南面,为益州。

  益州牧刘焉,为最早的州牧。

  益州易守难攻,又格外的富庶,治下百姓又多。

  最近曾听人言,益州牧刘焉,私自制作天子撵车冠冕,似乎有谋逆之意。

  又遣张鲁,斩杀汉中太守,占据汉中,不想缴纳赋税。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这些人都是蠢蠢欲动,但却一直不曾动手,何也?就是因为华将军在关中。

  这些人担忧会被华将军带兵击打,所以一个个小心翼翼,潜首缩尾,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如今华将军若是真的亲自带领兵马,离开关中,前去攻打朱儁。

  这只怕凉州,益州等地,可能会不老实。

  依照在下所见,华将军应当继续镇守关中,别遣他人前去讨伐朱儁……”

  王允站出来,对着董卓拱手,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董卓闻言,思索一会儿,又不着痕迹的看了李儒一眼。

  随后对着王允点点头道:“那依照王司徒之见,应当派遣谁前往?”

  董卓问出这话之后,吕布微微抬起了头。

  华雄贼子不出战,那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只剩下自己了。

  王允也是并州出身,虽不曾与他有过什么来往,但毕竟为同一州郡之人。

  在这等情况之下,王允真的推举自己,也有很大可能。

  “我觉侍郎孙杰孙文英足可担此重任。

  孙文英以往也是带兵打仗之人,非不不通军事。

  打出过诸多战绩。”

  王允图穷匕见。

  做了诸多安排谋算,在这个时候,终于是将爪牙露了出来。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其实最想推举领兵之人,乃是皇甫嵩。

  只不过,皇甫嵩名头太大。

  董卓这厮对兵权看的很重,对皇甫嵩很是忌惮。

  张温之前在洛阳之时,就被他以和袁术勾连之名,当街拷打致死。

  皇甫嵩若不是儿子与董卓有交情,前来找董卓苦苦哀求,也早已经被董卓斩杀。

  这个时候,让皇甫嵩带兵讨伐朱儁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当初讨伐黄巾之时,皇甫嵩和朱儁二人联手破敌,打出来的威风不小。

  二人本就有交情在。

  在这等情况下,让皇甫嵩出马,根本不可能。

  所以王允就只能是退而求次的,推举孙杰。

  “朱儁贼子,久经沙场,是一个老贼,孙议郎虽也擅长用兵,但恐非其敌手……”

  董卓沉吟一下摇头这般说道。

  王允拱手道:“相国不能这般说,孙议郎本事也很强……在下愿意担保……”

  王允说了一阵儿之后,最后直接说出担保之话。

  其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