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淳风(1/2)

  咚咚咚~

  “孔博士在么?”

  “进来!”孔颖达眉头一皱,他读书的时候,最讨厌有人打扰了。

  孔颖达现在还不是国子监祭酒(校长),是国子监太学的一个博士(相当于院系主任)。

  孙书伟推门而入,拱手道:“见过孔博士。”

  “是书伟啊,你这么急忙的来找我,是出什么实了么?”孔颖达合上书问道。

  他有些奇怪,孙书伟是他手底下的助教(老师)。平常为人挺稳重的,怎么今日这么毛燥。

  孙书伟说道:“孔博士,昨日我一个好友,教给我一种名为拼音的东西。我试过了,此法对刚识字人有巨大的帮助!能让人快速的认字!”

  孙书伟和陈文钦两家是世交,只是陈文钦父亲去世的早家道中落,只能以教人识字,维持生计。

  而他却进入国子监教书,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两人的关系。

  昨天,陈文钦带着从林轩那得来的拼音,来到了孙书伟家。

  当孙书伟听完陈文钦说完拼音的用法,试着用拼音拼了几个字,顿时惊为天人。

  他本来就是做教学的,能看出拼音对识字的帮助有多大。

  于是请求抄录一份。

  陈文钦也没有拒绝,不过还是向他说明了,这个拼音是泾阳县伯林轩发明的。

  两人探讨拼音到很晚,要不是孙书伟的夫人派人来催,两人还不知道已经到半夜了呢。

  陈文钦当晚只能住在孙书伟家,第二天,陈文钦去往林家教书。

  孙书伟则是带着抄录的拼音,来到了国子监。把这件事禀报给了孔颖达。

  “哦?拿来给老夫看看!”孔颖达来了兴趣。

  现在教人识字的方法,已经沿用了很多代了。

  孙书伟本来就是负责教学的,对那些方法可谓是非常精通,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夸赞那个名为拼音的方法,看来这个方法应该有些用处。

  孙书伟掏出抄录的拼音,并把每个拼音的念法和用法给讲解了一遍。

  孔颖达理解很快,没多久就学会了,试着用了一下,惊呼道:“此法是何人所创?”

  “此法为泾阳县伯所创!”孙书伟说道。

  泾阳县伯?

  孔颖达想起当时写出陋室铭的那个少年,此法要是是他所创,倒也不算奇怪。

  “此法对天下刚学识字的学子有大用,老夫要亲自上门请教一番!”孔颖达说道。

  “孔博士,你要上门请教?”孙书伟大吃一惊。

  孔颖达是什么人?

  他可是孔子第三十一世,加上本身又是一代大儒,非常受士林尊敬。

  “老夫上门请教有何不可?”孔颖达淡淡的说道。

  孔家先圣孔子被尊为圣人,虽然和开创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思想。

  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主张无分贵贱不分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

  而林轩发明的这个拼音,对教育的作用非常大。他做为孔圣后人,只要能教化万民,他上门请教又有何妨?

  “这…”孙书伟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行了,老夫现在就走,太学这边你看着点。”孔颖达说道。

  “是!”

  孔颖达整理了一下衣服,起身离开了房间。

  他刚刚出房间,就碰到一个中年男子。

  “见过孔博士!”

  孔颖达看清来人,是国子监管算学的李淳风。笑着说道:“原来是李博士啊,老夫有些急事,有空再聊!”

  “孔博士如此着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不知在下有没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李淳风问道。

  “没事,老夫只是去拜访泾阳县伯而已。”孔颖达笑着说道。

  李淳风一愣,拜访泾阳县伯?

  “孔博士,不知我能不能和你一块去?”李淳风问道。

  孔颖达疑惑的问道:“李博士去是?”

  “在下听闻泾阳县伯算数造诣非常高,一直想见一面。”李淳风笑道。

  李淳风对算学一道上非常有研究,林轩当时和五姓七望比试的时候,展露出过人的算学能力。

  那道题,他后来研究过,他也能算出来,但是没有林轩那么快。

  他一直想和林轩探讨一些算学上面的问题。

  因此,冒昧的提出,要和孔颖达一起去。

  “那就一起去吧。”孔颖达说道。

  ……

  林轩正在享受春月和雨荷按摩,听到下人禀报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