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统草原那日(1/2)

  从本质上来说,松赞干布是一代雄主,自然不甘于偏安一隅,想要向外扩张。

  而中原自古以来自称天朝上国,对四周的小国视为蛮夷。

  所以这些人,并没把松赞干布放在眼里。

  但是李世民经过林轩的提醒,派人调查了吐蕃的情报后,看出了松赞干布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

  如临大敌倒是不至于,但是李世民没有天真的以为吐蕃不敢进攻大唐。

  所以李世民不能放任吐蕃吞并吐谷浑。

  “陛下,吐蕃会不会进攻大唐,那是以后的事情,相比较起来,草原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魏征听到李世民的话就明白李世民是想出兵帮助吐谷浑,但是大唐现在不足以支持两路开战。

  而且大唐建立才十余年,他觉得应当以文治为主,最好不要轻启战事。

  他明白,草原历来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大唐建立不久,兵锋正盛,此时就算不能灭掉突厥人,也要消弱突厥的势力,所以他没有反对对草原用兵。

  但是对吐蕃用兵在魏征看来非常没有必要,就算颂赞干布再有能力又能怎么样?

  吐蕃的地势虽然有天然的屏障,但是也限制了吐蕃的发展,就算吐蕃吞并吐谷浑,也对大唐没有多大威胁。

  而大唐去打吐蕃,又不能占领,完全没有意义。

  “朕自然明白草原的事情,是当务之急,朕也没准备派兵去帮助吐谷浑,真的意思是派一支部队前去边境,吐蕃担心大唐插手,自然会退兵,即便不退兵也会暂缓攻势,给吐谷浑喘息的机会。”李世民说道。

  “陛下圣明,如果只是派一直偏师去,倒是无伤大雅。”房玄龄说道。

  长孙无忌等人也没有反对,只是派人去牵制一下,无非是耗费一些钱粮罢了。

  李世民见没人反对,就把目光看向了在坐的武将。

  要是只是派人去牵制一下,倒是不需要这些人前去,但是如果派去的人只是驻扎在城里,时间久了,吐蕃也会反应过来。

  所以领兵的人选也比较重要,既要给吐蕃压力,又不能让吐蕃看出虚实。

  程咬金等人见李世民的目光望了过来,连忙看向别处。

  看玩笑,他们还等着去打突厥人呢,谁愿意去领兵去吓人。

  除了开疆扩土,对于武将来说,封狼居胥应该是最大的荣耀了。

  很多人以为封狼居胥代表着战功彪悍,实则不然。

  汉朝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并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传说。

  对于武将而言,封狼居胥就好比帝王封禅,虽然没有切实的好处,却能让他们青史留名。

  李世民见他们这个样子都被气笑了。

  “知节,不如就由你领兵前去如何?”

  “陛下,臣冲锋陷阵还行,这样的事情臣真的做不来。”程咬金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李世民也没准备派程咬金去,只是看没人请命,故意那么说而已。

  至于程咬金说的只会冲锋陷阵,李世民根本不信。

  程咬金的精明他又不是不知道,只不过程咬金虽然精明,但是有时候有非常犯浑,李世民也不太放心让他去。

  李世民看了看其他人,一时间也不知道选谁。

  “陛下,臣推荐潞国公侯君集领兵。”魏征说道。

  虽然当初是他带头弹劾侯君集的,但是他和侯君集并没有私仇,相反,他对侯君集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

  众人看向魏征的目光有些古怪。

  谷茬</span>你当初弹劾人家,现在又举荐人家,难道就不怕人家得势以后报复么?

  李世民闻言愣了愣,对于侯君集他的心情非常复杂。

  一方面非常认可他的能力,一方面又有些恨铁不成钢。

  当然了,他不可能放着那么一个人才不用,不然当初就直接把侯君集处死了。

  之前侯君集请求领兵,李世民并没有答应,准备继续敲打敲打他。

  而这次草原之战,侯君集也是在李世民心里的名单上的。

  不过现在魏征推荐侯君集,李世民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没人比他更适合了。

  “既然如此,就让侯君集去吧。”李世民说道。

  ……

  林轩第二天一早,送走了阿史那社尔,和吴俊喜告辞,离开了高昌王都。

  回到军营,就一边训练士卒,一边注意西突厥和薛延陀的动向。

  按照历史记载,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