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七百二十九章 掰玉米(1/2)

  林轩虽然不知道卢远见李世民说了什么,但是李世民没有继续说这件事情,不难猜出,李世民和卢远达成了什么协议。

  这件事的后续已经不用他操心了。

  出了长安城,策马奔腾半柱香左右,远远的周庄就映入了眼帘。

  棉花种了一个多月了,已经开出了淡黄色的花朵。

  刚开始还有许多百姓专门前来观看,毕竟这玩意以前只有宫里和一些达官贵人家里才会种植一些。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自然要欣赏欣赏。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棉花虽然称不上漫山遍野,但是周庄附近的荒地和山坡上却非常多。

  除了一开始看稀奇,现在已经没有百姓来了。

  实话实说,棉花开的花没有什么香气,花也不好看。

  宫里之所以会种,也是因为此物稀奇。

  不过林轩看到随风摇曳的棉花,却露出了一丝笑容。

  等棉花收获以后,百姓看到棉花的好处,肯定会争相种植。

  这玩意并不需要种植太多,百姓只需要在荒地种植一些,完全够一家老小做几件棉衣棉被了。

  最让林轩高兴的是玉米,此时玉米结出的玉米棒子已经露出了玉米穗。

  林轩想到煮玉米的味道有些流口水了。

  煮玉米最好选取没有完全张熟的玉米,这样的玉米煮出来粘粘糯糯的,还带着玉米特有的香甜。

  不然等玉米老了,就只能磨粉做饼吃了。

  想到这里,林轩干脆停了下来,把马交给亲兵,往地里面走去。

  玉米地被打理的很好,一点杂草都看不见,可见周庄百姓的勤劳。

  事实上,玉米在小的时候需要经常清理杂草,以免杂草和玉米争夺养分。

  而到玉米种下去一个月后,就不需要清理那么频繁了,只需要清理一些长的大一些的杂草便可。

  这些林轩之前也和周庄的百姓说过,但是周庄的百姓依旧过几天就会清理一下。

  林轩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的百姓是真的勤劳纯朴。

  选了一个最大的玉米棒子,林轩直接掰了下来,剥掉外衣,露出了里面淡黄色的玉米粒。

  林轩用手掐了一下玉米,发现并没有变硬,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玉米变硬了,才算是真正的熟了,这样收了以后只要稍微晒一晒,便可以存储很久。

  但是这个时候的玉米非常水嫩,煮玉米却非常合适。

  林轩把手上的玉米放在一边,开始选个头大一点的掰了起来。

  他最开始掰的就是选的最大的,这样的现在最合适,小一点的他怕玉米粒都没有完全长好。

  刘大开始以为林轩只是去看看玉米的长势,就在一边守候着,见林轩掰起了玉米,把马交给边上的亲兵,解下佩刀,便要过去帮忙。

  林轩连忙阻止了刘大,刘大长的五大三粗的,也种过地,但是玉米这玩意他也没种过,下手也没轻没重的,万一下来弄坏了几颗,怕是种这一块地的百姓,要心疼死。

  林轩专挑大的掰,不一会掰了几十个,然后才停手。

  这些已经够他一家人吃了,没必要掰太多。

  林轩刚想叫刘大喊几个亲兵把这些玉米带回去,就听见路上的亲兵喝道:“你们想干什么?”

  林轩有些诧异,莫不是来刺客了?

  他顾不上地上的玉米了,不敢在留在玉米从里。

  这里虽然有玉米遮挡,但是玉米种植的间隙并不小,加上他个子高,玉米并不能完全隐藏他的身形。

  相反,如果有刺客藏在玉米地里,对他放冷箭就危险了。m.ghXSw.com

  而外边的路比玉米地高不少加上有亲兵保护,反而更加安全。

  来到路上,林轩才发现自己想多了,并没有什么刺客,而是有十几个拿着锄头的庄家汉子,正在和他的亲兵对峙。

  那些庄稼汉,林轩看着还有些眼熟,好像都是周庄的百姓。

  林轩担心出什么事情,大声说道:“怎么回事?”

  “侯爷?”

  那些庄稼汉闻声看来,当看到林轩的时候,有些惊讶。

  古代虽然民风比较纯朴,但生活比较艰难,加上任何时代都有些游手好闲之人,经常会出现在庄家快要成熟的时候,盗取庄家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出现在晚上,白天很少有。

  虽然说很少,但也不代表没有。

  因此在庄家快成熟的时候,每个村庄都会安排人在周围巡视。

  负责看这边的人,远远的看到几十个人骑马,在这边停留了好一会,连忙叫了一些人过来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