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圆和金檀两人,不知道嘀嘀咕咕聊什么的时候,江巧已经步入书楼二楼。
“楼下都是些杂书,什么种类都有,什么朝代的也都有,五花八门的。”
“你若是闷了,一楼倒是解闷的好去处。”
祁毓珩待江巧看了一圈,才开口同江巧介绍书楼。
“二楼则是些民生经济相关的,怎么说,算是各行各业的工具书吧。”
说完这话,祁毓珩再次领着江巧往三楼去。
“至于三楼……”
祁毓珩说到这里,转头意味深长地看江巧一眼,才继续说道:
“这上面,大都是些先贤著作,都是些读书人喜欢的珍藏典籍。”
说着,随便抽出一本书籍,顺手递给江巧。
奢侈,实在是太奢侈了!
江巧一边翻书,一边心中感慨不已。
若她从小长在京城富贵乡,对于书籍这些东西司空见惯的话,确实不会有这样大的震撼和感慨。
可她来自乡野,是实实在在在民间市井长大,对于书籍的珍贵,她心中再清楚不过。
可以这么说,就江巧十三岁之前所在的杨柳村,整个村中愣是找不出一本,官印的原版书籍。
别说书籍,一个村子里面,连读书人都没几个。
那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读书人,他们即便要用书,也大都是问人借,借来之后抄书。
就连村长家后人念书,也是从教书先生那里借的书。
在民间,可能百户都凑不出一册的书。
在祁家,随随便便就装满了一栋楼。
所以江巧如何能不震撼,如何能不感慨。
在这样的门第、底蕴悬殊之下,那些平头百姓寒门士子,要如何才能拼过这些有出身的人?
江巧当然觉得不平,但她自己也是特权的享受者,根本没有觉得不平的立场。
一时间,不由心绪极为复杂。
祁毓珩是什么人?
一眼便看出江巧心中大概,随便往台阶上一坐,拍拍身旁位置道:
“怎么?为天下有才之人鸣不平?觉得我们这些人家,面目狰狞丑陋?”
江巧自然立马摇头,捧着书走过去坐下道:
“我只是有些感慨,有的人拼尽全力才能看到的东西,有些人出生便摆在眼前。”
祁毓珩听到这话,眼中神色闪烁,轻轻笑出声,直笑得江巧满脸窘迫,才开口道:
“你说得不错,寒门平民难出头,确实有贵族特权的原因,但也不全是。”
“就像祁家,你眼前看到的这些,归拢在一处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是随意?”
“但你有没有想过,眼前的景象,也是祁家一代代积累而来。”
“在这个过程中,祁家要保证人丁兴旺,且每一代都要有优秀人才,能够保住这些东西。”
“你看到的那些寒门士子,往上倒推几代,说不准也正是现在的祁家。”
“而祁家若家中腐朽,也终有一天,会破败成读书得靠借的寒门,甚至直接消失在时间长河。”
江巧面上更窘,明白过来自己刚才的想法有多蠢。
这世上所有好东西的分布规律,本就是极小部分人,掌握极大部分资源。
若有人从大部分人中脱颖而出,自然也会挤掉这小部分人中某些人。
祁家现在底蕴深厚,谁知道在百年之前,祁家祖先是不是像现在的寒门士子一般?
当然,江巧虽然觉得自己那一瞬间的想法愚蠢,但也并不觉得羞愧,或者说是错误的想法。
“可晏清会的宗旨,不是为了保这个国家海晏河清吗?”
“比起只当提供物质,或者出谋划策的工具,若能造就更多人才,祁家不是地位更超然,晏清会也隐得更深,更安全吗?”
“而且对于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士子来说,也算是一种成全。”
“也让那些单从血统上,得到特权的人分不出更多精力,来盯着咱们的一亩三分地。”
听江巧之前的话,祁毓珩还以为这个县主妹妹,吊儿郎当的姿态下,藏了副圣母白莲的弱心肠。
心中正隐隐失望的时候,不料对方竟来这么一番话。
定定盯着江巧看了好一阵,祁毓珩第一次在江巧面,放开声音笑起来。
不是狂放的大笑,而是悦耳至极的清朗笑声。
“我就知道,姑祖母的外孙女,怎么可能是娇花样的草包?”
江巧不知道这话,究竟算不算在夸她,只抿唇不说话,等着祁毓珩的下文。www.baiycap.net
好一会儿,祁毓珩才一脸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