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二十六章灾祸连年至,剑豪三大恨(3/3)

   “人即城,人即砦,人即垣,仁爱为友,仇恨是敌的道理骏府大殿也是明白的,上总介更是爱民如子,雨停之后必然会派人前来赈灾放粮,减免年贡。”上总介即是今川氏真,於弘治二年继任家督,以施政宽仁,素有贤名著称。

    去年远州水患的德政令就是今川氏真,亲自拟定,颁布下达的仁政,并效仿六角家的“乐市乐座”令,主持改革了今川家对於骏府座商众的税收名目和管理制度,扩充商税,降低百姓对於年贡的负担。

    虽然高师盛相信,骏府必然会有对百姓歉收的补救措施,但这话终究只是为了宽慰木村平六的说辞,连他自己都不会真的相信,真的能做到完全落实。

    扭过头去,看着壁上一份份,有关於德政一揆的公文,心中更为叹息:“这简直就是在逼民反乱!”

    今年远江国大水患,真的导致粮食欠收,恐怕真的要无力缴纳年贡。

    远江豪族屡屡无视德政令,横征暴敛,同为军役众,富者如长田盛氏家訾数以万计,阡陌连横;贫者似长谷川隼人,家中穷困潦倒,徒於四壁。

    军役足轻尚且被苛捐杂税逼迫的快没有活路,黔首百姓们的境况就更可想而知了!

    若是不想安安作饿蜉,恐怕也只有爆发德政一揆,起来反抗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高师盛能做的,也仅仅是这样在心底怜悯,面上虚情假意的安慰一番罢了。

    作为今川家配下的直属武士家臣,他所有的言行都要以骏府法度为主,敢於抗拒骏府对於远江国统治的任何人,都是他必须镇压处死的敌人,就像德政一揆的百姓,决心发动大叛乱时,必然会杀死大名的走狗代官,来让自己与同伴,再无后路可退一样。

    於公於私,他都是与黔首站在对面的武士名主。

    注释:京都大疫病,其实是1858年、1862年两次江户霍乱。应仁之乱是否爆发瘟疫并不可知,但山名宗全与细川胜元於同一年暴毙,排除暗杀外,就只有患病这一个解释,比较合理。

    如果散人这个猜想成立,那东西军次年匆匆议和,似乎就可以解释的通了。

    注释二:今川氏真在桶狭间之战前就已经继任家督了,具体那年说法很多,但氏真很早就代替义元处理政务,并主持了对骏府商业的改革。【7e小说网:m.7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