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四十一章主从分禄兵未休(2/3)

一方面与乡縂百姓紧紧勾连一处,与骏府城的命令有利的便听从,不利便只当不知。除了他们以外,还要许多乡下小豪族,除了奉今川家为主外,也都是如此。

    为了能在日后天下泰平时,能够藩主中获得一席之地,这些国人豪族将来都是他需要逐步铲除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兵马的支持和在骏府里权势的提升。

    接下来,对青木大膳、长谷川隼人、长田盛氏、小野忠明、内藤光秀等人论功,都让人将功劳一一记下,除了下赐感状外,都受领,太刀、大铠、骏马以及钱粮布帛的恩赏,一律从优从厚。

    藤堂虎高、井伊直亲是高师盛请来观礼的同僚,虽然同意让他主持,但并非下属,自然不能逾越身份,向他二人赏赐,但跟着两军中一起亡命的士卒,则可以厚赏,这点提前征求他两人的意见,在没有得到反对后,便开始赏赐士卒。

    泰平寺鏖战中最勇敢剽悍的士卒,列成一队,走到望台前。大部分士卒都是武田、井伊两军的残兵,也有几名是平山乡的杂兵,一共三十余人。

    高师盛迈步下台。一一询问姓名,抚问伤处,同样亲自斟酒,赐钱赐物。

    其余在场诸人亦分得恩赏,正如他许下的诺言,战后凡有所得,除却战死者的抚恤外,无不尽分於众,不曾私留一文,愿留忠义於身,同享富贵。

    -------------------------------------

    上午军议,诸人都同意收编部分山伏、恶党扩充兵力。

    正好可以用这些人,再配上一些旗下本队来担任组头、兵佐,总数接近四百足轻,重新编制,二百人补入长谷川隼人、长田盛氏麾下,另外一百人组建一队,兵佐就让北庄盛忠和内藤光秀来担任。

    北庄盛忠虽然此前并未带过兵,但有内藤光秀这个凶狠的信浓大盗在旁协助,亦可维持行伍。

    如此作为,盖因长尾、武田两家虽然议和,但是北信兵乱却未见得就会立刻停止,长达一年之久的对峙,早就将原本富庶的信州九郡打的满目疮痍,已非人间景象。

    先前众人落败逃亡之时,受到何止一伙‘落武者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信浓国中的一揆势数目之众多,没有结成数万大军,攻城略地,无非是缺少威望足够高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罢了。

    现在长尾、武田家大军云集川中岛,尤可震慑乱民,但若是就此退兵,结果可就难说的紧,跟随奖赏而来的还有一道军令,要他在更及郡内与长尾军争抢那些还摇摆不定的国人众,同时剿抚在山林中作乱的一揆势。

    武田、长尾两军既然在幕府使节的见证下议和撤兵,就不会着撕毁和约的风险再起纠纷,但遏制一揆势的蔓延,就只能依靠北信豪族自己想办法弹压,最多在背后提供一部分的兵力支持。

    介于北信豪族死伤惨重,长尾景虎指派高梨氏出兵协助村上义清镇辅领地,而武田信玄则选择请今川军继续留在川中岛地区,稳定一段时间的局势。

    为了能让朝比奈信置点头,不知武田家又花了多少贯钱。

    今川调离军役众出阵信浓也是为了防备百姓因为穷困,聚集一揆,眼下才一月份,大雪封山,就是想走也是道路不靖,於是顺水推舟,便答应下来了。

    也就是说,今川军起码还得在信浓的山沟里呆到三月开春,才能回师。

    这条军令让高师盛颇为犹豫,本以为议和结束后就能回转远江,但现在看来却是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对於再领兵出阵,本心来说是很排斥的,毕竟刀枪无眼,并不能保证每次都像泰平寺合战那样真的有‘佛力’庇佑。

    如果推脱军令,又会损伤刚刚得来不易的名望,而且这是以下犯上之风,绝不可为,不过出阵搜捕一揆也并非全无好处,信浓国是个上国,粗略检地都有三十於万石高。

    他现在手中空匮,回到远江后无论是维持住现有的平山党军势,还是笼络新的郎党,都离不开一个钱子,为了日后打算,他都有必须在这两个月内,从北信浓刮到足够的钱财,来谋取私利。

    索性现在还要整合编练部众,倒也不必立刻出兵,可以慢慢思考清剿灭方略。

    趁着休整的这两天,他决定先把对部众进行整编的事情提上了案头。

    首先,实现他对三河流民的承诺,请求朝比奈信置将其中有功者收录军役,转为远江良民,并派使幡回转远江命郡内分给屋宅,租庸土地,这本就是应有之义,自无不可。

    做完此事后,高师盛请将要带兵撤军的藤堂虎高出面,将营内武田军的残兵召集起来,让他们自己选择去留,直言相问“你等并非我军中士卒,而今武田大厦尽然决定退兵,若是想要跟着一并回返,我不勉强,会再给你们一笔返乡的川资路费,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