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黑月光在修罗场鲨疯了

第六十五章 农家女的帝皇之路(1/2)

    砰——砰——砰——

    宫室的大门传来了一阵阵撞击的声音,整个宫殿都在轰隆隆的晃动着。

    终于,大门打开了。

    被外面的两人合抱粗的攻城木轰的一声撞倒,震耳欲聋,扬起大片浮尘。

    外面的夕阳穿破浓雾的射了进来。

    令婵抱着乾化帝,眼角带泪,神情惶惑。

    澹台时身上披着银甲,浑身浴血,背着光,一步步踏进殿来。

    他举了举手掌。

    身后行令禁止的士兵立刻我上了朱红的大门,只留下三人在宫殿内。

    大门又轰隆隆的合上了。

    澹台时扯了面盔,随手丢在地上,在空旷的宫室发出幽远的回响。

    少年将军黑发乌湿,不知是谁的血溅到他的脸上,晕开妖异的红。

    “阿婵,你还好吗?”

    他笑着,执着滴血的长剑走过来,一步,两步,脚步声沉重极了。

    令婵把乾化帝好好的放在地上,起身道:“我们成功了。”

    “那太好了。”

    澹台时扯了扯被鲜血染的艳红的唇,重重的单膝跪下。双手执着剑,低下了头颅。

    他身上的明光铠甲片片相撞,发出的声音如同海浪般不绝于耳。

    “恭喜你,我的陛下。”

    在他的盔甲一直在往下滴血,所以当他跪下之后,令婵才猛然发现,他背后蜿蜒出一条长长的血河,玉石地面上开出艳丽的花。

    这不仅仅是敌人的血,更是澹台时自己的血。

    ……

    乾化二十三年,二月十五,皇后、安王联合逼宫,乾化帝当场死亡。

    根据某些暗地里流传的小道消息,那天破宫后,乾化帝被安王澹台时亲手所杀,和皇帝在一起的贵妃拼命阻止无果,含泪拿起刀剑,偷袭安王,将其打成重伤。

    乾化帝只有安王和太子这两个儿子,两个人都是弑父造反的不孝子,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皇朝不可一日无主!

    可太子龟缩在京郊的皇庄中,不愿出面主持大局,安王重伤昏迷不醒,朝堂上一时风雨飘摇,竟然找不出一个主事人。

    在这个时候,贵妃站了出来。

    她头脑冷静,思维缜密,眼光独到……并且党羽众多。

    傅家、谢家、卢家……勋贵、外戚、文官、武将……

    平日里,这些人各跳各的,甚至还有人攻击过贵妃娘娘,可如今,贵妃娘娘开了尊口,无一不是屈膝低头,莫敢违背。

    当然也不是没有持反对意见的人,区区一个贵妃,怎么就能做出垂帘听政的事?

    然后他们全都死了。

    有些人在大殿上口出狂言,被宫廷守卫直接拖出去,血溅三尺白玉台;有人办事时阳奉阴违,自作聪明,当天晚上就下了牢狱;还有些人,看到贵妃娘娘的权利来的如此轻易,忍不住心旗摇动,觉得我上我也行,可稍有动作就被发现,贵族娘娘仁慈,仅夷三族。

    乾化帝的朝堂上,当然不是只有这些蠢货。

    许多人对乾化帝忠心耿耿,因此,也愿意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相信乾化帝倾尽所有宠爱的贵妃。不然难道要一直蜗居后宫的公主们出面吗?他们没有任何政治素养,好歹贵妃是乾化帝明旨允许干涉朝政的人。

    他们相信乾化帝的眼光不会出错。

    只有仅少数的聪明人,嗅闻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息,有人选择明哲保身,低调潜伏以待来日,而有些人一身忠骨,绝不允许害了乾化帝的人在朝堂上发号施令。

    张相奏报道:“孙贼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如今已到了燕山前,如果让他过了这道关卡,接下来到京城便是轻而易举,且关内都是大片的中原沃土,他能抢到更多的粮食,起义军只会更加猖狂!”

    “是啊!”令婵坐在垂帘后,翘着二郎腿嗑瓜子,“诸位爱卿就没有什么可用的意见吗?”

    “孙刻就要打到京城来了!”

    “自然是有的,”张相老眼一眯,精明之色闪过,“众所周知,孙刻是凉州人,凉州人多信奉贵妃娘娘的玄女庙,听说孙克也是玄女忠诚的信徒。”

    “请贵妃娘娘亲临前线,劝降孙刻!”

    “……”

    劝降孙刻?

    令婵一时不慎,瓜子壳呛到了气管里,痛的她咳嗽起来。

    咳嗽声传到帘子外,张相眼睛都亮了,更卖力的大喊起来。

    “请贵妃娘娘亲临前线,劝降孙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