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狂魔

第215章 铁皮公司(3/4)

r>
    “等等,我找不到目标了。”

    徐飞联系秘书组,让对方再次汇报飞岛的经纬度,然后发现,跟自己记录的一模一样。

    这时,c-17飞行组开启通信:“长官,您说的目标,在我们这边地图上,并没有任何标记……不,在73版地图上有,叫南岛?”

    “对!”

    “长官,它早在10年前就没了。”

    “……”

    “您今后买地图,最好用军事地图,或者卫星实时地图,别用民用版,耽误事。”

    “……”

    “怎么办?”

    “运都运过来了,丢下去再说。”

    “收到!”

    下一刻。

    盘旋在空中转圈圈的c-17和湾流商务机,一同冲向高空。

    紧接着,c-17的屁股打开,用机械设备推出一辆堪比四台卡车的运载装置,然后丢下一个三十多米长的泵体。

    泵体自由坠落,旋即头部剥离外壳,尾部喷出火焰。

    一时间,喷气声和破空声齐鸣,甚至海面也荡漾起阵阵巨浪。

    5秒后。

    boom!

    一朵由蒸汽组成的蘑孤云,直冲云霄。

    即便处于万米高空的湾流,也被震荡的直晃。

    至于c-17……

    早就跑远了。

    徐飞透过窗户,瞅着下面,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统计威力。

    但经过刚刚的测试,以及拍摄下来的照片,基本可以确定,单个油罐200吨,杀伤半径2公里,从高空到地面最大投放高度15000米。

    再高的话,蹲在c-17里面的工程师,就无法独立激活超大号油罐,必须将其装回基洛夫飞艇,利用指挥官指令,对小地图上的目标进行投放。

    总的来说,远远不如v系列火箭值钱。

    一路思索。

    湾流商务机停泊在京城机场,检查之后,再转大泽。

    徐飞回到车间办公室后,将boom的照片,以及基洛夫运载油罐的照片,包括基洛夫跨越海洋飞往首尓的照片,一起传给柏林铁皮公司总部。

    犹如资料片中形容新闻的说法:开局几张图,一切全靠编。

    如何形容基洛夫隐身技术的强大,就看文桉们怎么润了。

    至于为什么不开着基洛夫去炸鱼……

    没隐身技术,飞得又慢,肯定会被雷达发现。

    现在不一样了,c-17在运输大白菜途中,发现某个区域有些蹊跷,向龙山基地汇报后,跑去跟踪,旋即看到了超级boom。

    当然,这个故事需要使劲润,争取做到毫无破绽。

    ……

    另一边。

    经过一天酝酿。

    飞艇隐身、空中航母、飞艇发射平台,三个设想逐渐被大多数科研机构接受。

    因为理论正确,也有现成的技术,无法反驳。

    甚至北美nasa解密了‘阿克伦级’空中航母,要求铁皮公司缴纳专利费。

    阿克伦级空中航母,长200米,直径40米,安装了8台迈巴赫v-12发动机,总功率4480马力,时速140km,可挂载9架轰诈机。

    该项目是北美1948年的‘飞行平台’计划,后来因空中加油问题搁置。

    如今早就有了空中加油机,该项目完全可以……直接投产!

    福尔曼当即反驳:你们是挂载,我们是托举,交个屁的专利费,都几几年的事了?你们的飞艇,使用的还是我们徳国的齐柏林技术呢。

    nasa就是想要钱:齐柏林技术属于北美!

    福尔曼:明年不交军费了!

    nasa:……

    双方扯皮,其它各国也没闲着。

    没有飞艇技术的,希望从铁皮公司,或者从nasa,又或者从通用电气,引进一种。

    有飞艇技术的,希望从以上三家,引进尼龙纤维,和轻质碳纤维骨架。

    没有飞艇技术,却装作有飞艇技术的,这个时候有点尴尬。

    但不管怎么说,新时代即将来临,通用电气的股票一路上涨。

    并且还是暴涨!

    毕竟铁皮公司和nasa都不是上市公司,股民只能买通用电气。

    然后华尔街的大亨们发现,围堵大半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