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狂魔

第381章 回家过年(续)(3/4)

三妮,咱家大泽的意见箱,你开过吗?」

    三秘书停下手中动作,回头道:「当初不是说好的,厂长→秘书组→文员→处理事务,厂长→军师团→运营中心→管理全厂,厂长→行政→监管职工。按照这种管理体系,意见箱/举报箱归你自己管,我们哪敢动。」

    「好吧……算我工作失误。」

    徐飞想了想,联系副董秘书,让对方尽快把邮件传达给董事会,随后熘达着走出办公室,找到喜马拉雅的意见箱/举报箱。

    自家科技在高速发展,这边的两个箱子没有采用机械锁,而是加入了模拟电子验证。

    先拿出厂长专用充电宝贴在感应区,再虹膜验证、指纹验证,然后导入生理电流。

    与此同时,后台服务器通过模拟数据和现场摄像头,获知厂长准备打开两个箱子,智能管理系统进行多重验证,各项通过后,激活整个模拟芯片,也就是完全通电,解开密码锁。

    而徐飞打开意见箱的一刹那,也看到里面满满的信件。

    粗略翻翻。

    有员工抱怨御寒服透气性太差。

    有员工抱怨珠峰甲级三区的锅炉,总是烧不开水,喝了容易拉肚子。

    有员工抱怨宿舍供电不稳定,导致网络时断时续。

    但众多问题,早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被工程师解决。

    现在这些信件,姑且算是听听员工牢骚。

    不过,也有许多离谱的建议。

    比如喜马拉雅项目创办之初,朱老爷子从云贵川监狱抽调一批劳改过来,用于支援建设。

    这其中有两个九十年代的风云人物。

    一个姓牟,一个姓褚。

    前者是曾经的东方首富,后者是红塔集团前董事长,也是玉溪烟的创始人。

    老牟建议Boo

    喜马拉雅,引三哥洋暖流进入南疆,融化喜马拉雅背面的冰川,将塔克拉玛干沙漠改造为平原。

    徐飞想了想,直接将信件丢进垃圾桶。

    喜马拉雅是山脉,仅Boo一个口子,完全没什么卵用,如果完全Boo……

    有个东西叫:连锁反应。

    比如珠峰为什么还在增长?因为南亚大陆板块依旧在挤压起褶,之所以增长缓慢,是因为山脉太重,稳定了南亚板块受到的力量,如果去掉山脉,失去「泰山压顶」,附近地区都会发生地震,并再次挤压出一个喜马拉雅。

    比如喜马拉雅消失期间,三哥洋暖流融化了山脉背面的冰川,一部分流入塔克拉玛干,一部分随着长江和母亲河,裹挟着泥沙冲向下游平原。

    「别灾难还没来,自家先把自家给废了。」

    徐飞回头翻看老褚的建议。

    对方说喜马拉雅的背阴面,夏季干热,冬季多雨,十分适合种植小麦。

    「这个还算靠谱,问题是,供销系统从今年起,开始租赁乡镇农田,实现机械化种植,目前没那么多财力物力人力,开发喜马拉雅农业。」

    徐飞清空意见箱,查看举报箱。

    得益于优秀的管理体系,上百万职工仅提交了一封举报信。

    举报内容涉及「顶岗」现象,说是不利于安全生产,甚至导致某些员工「低价卖岗」。

    比如A员工月收入2700红钞,其找到B,支付给对方1500,B代替A上班,A坐享1200。

    该问题在大泽产业园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上班需要「人卡验证」。

    但喜马拉雅管理松散,六班倒,每天只上4个小时班,导致某些赚钱心切的人,自愿「顶岗」。

    这事可以让兰峰出面解决。

    徐飞清空举报箱之后,回到办公区,再次数数手头的事务,发现这边完全没自己啥事了。

    当即牵上机械恶犬,「走,回家过年!」

    ……

    2月5号,距离02年春节还有一周。

    由于今年大泽工业联合体不放年假,黄泥岗里里外外全是人。

    刘四喜负责的复古街、近代街、60街、80街、千禧街,随着更多商户的入驻,热闹非凡。

    新镇术记负责的河堤,也因各种大型机械玩具,成了孩子乐园。

    但最火爆的地方,却是小丫电扇厂旧址。

    时至如今,这座酷似小城的废弃建筑群,依旧没有拆除。

    一部分划分给「退役的特战小队」,训练准备入伍的新TEP学员。

    一部分划分给铁皮家园,用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