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狂魔

第4章 外企劳动合同(2/3)

管理,寻找有关劳动纠纷的案例,抄写上面的劳动合同片段。

    拼拼凑凑,写写画画。

    徐飞很快发现问题。

    辍学半年没拿笔杆子,又在家做了许多农活,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丑得连自己都差点不认识。

    “这可咋办?”

    “哎?”

    “老外写的中文合同,字肯定丑啊!”

    徐飞灵光一闪,继续奋笔疾书。

    很快,五页手写的合同出炉。

    “不对,外企那么高大上,肯定不用手写的合同,更不可能用信纸。”

    “那用啥?”

    “A4纸?A4纸打印!”

    “并且,还要中英文双份!”

    徐飞想了想,翻箱倒柜,找出英语字典,以英语成绩能考80分的底子,将刚刚书写的合同,逐句翻译。

    之后将两份手写合同揣进兜,收回基地核心,锁上屋门,直奔黄泥岗,寻找打印机。

    可惜。

    问遍录像店、照相馆、印刷店,甚至新开的几家商店,小老板们全都摇头。

    徐飞咬咬牙,决定去趟县城。

    但来到交通管理站,却发现乡里唯一一辆小巴车,早在上午七点就出发了,想去县城,需要等明天。

    而骑自行车去县城,八十多里地……

    徐飞不想那么遭罪。

    叹口气,沿着尘土飞扬的煤渣路,满腹心思的返回徐家村。

    路过农机站,无意间瞥到老徐的身影。

    改革春风吹进东山西南角,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乡里再穷,也令许多家庭买得起三轮车、拖拉机。

    以至于机械化耕种倚重的农机站,早在几年前就没落了。

    昔日靓丽的三辆东方红拖拉机,被闲置在后院,诺大的农机站门头房,看上去也破烂不堪。

    就连企业性质,也从合作变更为官方,之后又由全额拨款改为自收自支。

    平时没什么业务,自然没太多收入,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只能调岗、裁员、清退,如今只剩下两名正式工。

    一个自家老爹,一个快退休的老站长。

    农忙的时候,带上抽水泵,帮十里八村浇浇地。

    农闲的时候,待在门头房,鼓捣一些柴油机。

    工资不高,没太多道道,姑且算个闲差。

    “对老徐来说,闲,就是一种折磨。”

    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汉子,如今不到四十,就两鬓生白发,颓废的像个老头儿……

    徐飞忽然有点心疼。

    而一边走,一边观察,不知不觉走到同样没落的供销社。

    十间宽敞的红砖大瓦房,三个大门关了俩。

    路过门口瞅一眼。

    曾经货物堆积,客流如织的场所,如今仅剩下空荡荡的柜台,仅在进门处,摆放着一些农药种子、卖不出去的书本画册。

    销售员是个小姑娘,穿着白色毛衣,浅蓝色喇叭裤,扎着一个俏马尾,身材苗条,双腿修长,看上去……

    嗯?

    “胖楠?”

    小姑娘估计太闲,正在嗑瓜子,听到呼唤,虎着脸抬起头,看清杵在门口的某人,瞬间露出笑容,“徐飞,你咋来了?”

    胖楠全名娄楠楠。

    俩人小学同桌,初中同班。

    从认识起,一直都不胖,只是家里穷,需要帮大人做事,洗衣服、收麦子、晒玉米、淘草喂牛……常常搞得双手水肿,尤其到了冬天,更是惨不忍睹。

    那时,老徐参军,徐老爷子又在风扇厂,加上没得肺癌,自家过得还算富裕。

    徐飞看不下去,就拿粮票和零花钱,给娄楠楠买过手套、裂手油、护手霜什么的,但为了不被同学取笑‘找老婆’,便对娄楠楠表现出一副很嫌弃的样子,张口一个胖楠,闭口一个胖楠。

    娄楠楠看其没回应,飞快搬张椅子,擦干净上面的灰尘,“快进来啊!”

    “额……”

    随着年龄增长,小姑娘模样已经大变样。

    徐飞看着清秀靓丽的身影,心里生出些许陌生感的同时,也莫名其妙的有点小紧张,但想到咱是外企销售经理,以后还要做大老板……

    刹那间,曾经的大飞,又回来了!

    龙行虎步走进供销社,“你咋在这?”

    娄楠楠倒两杯热水,“实习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