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狂魔

第410章 什么叫资本啊?(3/4)

,再填报自家自愿,不仅可以拿到录取通知书,还将获得免学费、奖学金等待遇。

    可惜TEP大学的外号,是「人生大赢家」。

    只要迈进校门,成为一名协议生,只要勤勤恳恳的学习和实习,未来肯定可以享受「包就业、包食宿、包住房」,甚至活在这个圈子里,都无需担心娶不上老婆,更无须担心育婴、孩子教育、孩子未来、自身养老等问题。

    可以说,包办两辈子。

    这比曾经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国企」,好了不知多少倍,自然不会有中专生考取外界大学。

    不过,由于无休止的扩招,TEP大学的新一届初一学子,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万。

    这是徐飞接手青少年团后,团成员总数的五十分之一,清一色先锋队成员。

    而大泽工业联合体增资扩产,从外界招收了众多普工,如果未来三年东方被北美限制,自家又无法拉动内需,这200万毕业生就需要徐飞自掏腰包「养活」,并且无事可做。

    为此,徐飞希望一部分有财力、有远见的学子,可以走出去。

    也就是进入外界大学混点「社会经验」,或出国留学混点「国际经验」,然后创办企业,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企业家,与徐厂长一起拉动外贸,或加强内需,令东方再次伟大。

    所以,今年TEP中专部,有许多初三学子报名高考。

    至于他们会不会填报外界大学的志愿,徐飞也不清楚。

    如果换作曾经的自己,如果没有基地,他说什么也不会离开TEP和大泽,并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

    徐飞沉思片刻,「在东方,高考依旧是打破阶级的唯一道路,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勇于挑战,在生活层次做一些改变,享受不一样的人生。」

    「徐

    厂长,您这话的意思,是否意味着东方阶级问题同样严峻?」

    「不,是你不了解东方,就像农户,祖祖辈辈种地,到了新华夏成立,方才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但农户的资本只有土地和粮食,甚至土地都不是他们自己的,粮食也要上交大半,有的唯有日日夜夜面朝黄土背朝天。

    农户的后代,若想像你和我一样,坐在空调房里敲键盘,唯有让后代读书,让后代参加高考,让后代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当然,只是不错的成绩,因为出身农村的我,深深明白农村与城里的教育资源差距有多大,一般农户的孩子,掌握不了英格蕾丝技巧,也掌握不了数理化技巧,因为没人教。

    如果农户的后代考入了一所还算可以的大学,甚至说三流大学,那他依旧拥有了在大城市生存的资格,无论上班多远,无论上班多累,总比在老家种地强。

    如此一代之后,农户后代的后代,也就是第三代出生,开始就读城里的学校,享受城里的教育资源,月工资比得上农户一年赚的钱,那么该农户就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当然,这里面会有一些比较幸运的农户,凑巧遇到「红利」,比如大泽周边的群众,直接躺平,也实现了跨越阶层。

    但相对地大物博的东方,高考终归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东方记者忽然开口道:「徐厂长,我来之前,曾采访过一名TEP大三毕业生。」

    「哦?」

    「他说,当时进入谷城中专,他只想学电气焊,然后在他父亲的修车店练练手,帮帮忙,最终子承父业,老婆孩子热炕头。但谷城中专被TEP收购后,他陆续学习了焊接战车、焊接战舰、焊接飞机,甚至学会了维修火炮、维修直升机……直到现在,他依旧在学习,说是等到明年,导师要带他去外太空,焊接空间站。」

    「这很好嘛,有问题?」

    「似乎没问题。」

    「人就像一头驴,你得撵着他走,他才会达到从未想过的高度,包括TEP中专生参加高考,也是这个道理。」

    徐飞结束这个话题,眼看没有记者提问,当即拿出自家的电动力汽车的资料,让众人抄写几篇,用于打广告。

    好处费自然少不了,但老记者们都是老熟人,现场无需操作,只需老记者们回到东方,买几张基洛夫彩票,或者买几张呱呱乐,就能拿到应得的。

    采访结束后,徐飞跟随崔大勇来到KS集团总部。

    刚坐进董事长的宝座,南棒子足协首席郑梦真,呈上一份「价值35亿美刀的黄金」转让书,大约285吨。

    南棒子没有这么多黄金储备,一口气拿出如此数量,必然是现代集团从全球各地紧急采购。

    徐飞翻看之后,略微思索,从机械恶犬的背囊中,找出一份代工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