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慕白听说要给朝廷大换血,好久都没有缓过神来。
他定定地望着李九云,“陛下,真的要如此吗?”
“大离国官员都是怎么做事的,张相你比朕更清楚。朕登基以来,他们阳奉阴违,有几人真的为朝廷出谋划策过?”
张相叹道:“这倒也是事实,可是一时间都撤换,怕是要出乱子的啊!”
李九云也知道为难,但这事没得商量。“
那就一个个来。父皇在时,与你在御书房说得清楚,这事就看着办?朕要的是朝堂焕然一新,而不是别的什么。”
张慕白点了头,“另外三州的事,兵部也在犯愁,董迦罗又要粮饷,如此下去,何时十个头啊!”
李九云冷笑了一声。
“董迦罗借朕的手,拿了高家的兵马,再凭借三州的乱子,像朝廷伸手要粮要银子……
张相,你瞧瞧,这路子,是不是很眼熟啊?”
张慕白目瞪口呆。
显然想到了什么。
“董迦罗是想做第二个高家?”
李九云笑了笑,“高正明的下场你也看到了,董迦罗有那个实力吗?哼!所以,张相,你不要犹豫,选好替换名单,立刻呈给朕,坏人朕来做,你负责安抚。”
文臣胆子普遍小。
尤其是忠心耿耿的臣子。
他们胆小,不是不想做事,而至心中装着整个朝廷的安危。
李九云见过不少这样的大乾官员。
但他们的下场普遍惨,都没有会拍马屁的混得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李九云相信,从他手中选出来的班子,迂腐或许可能有,但没什么坏心思。
张慕白见有人托底,便应下来告了退。
……
深夜,女帝在爱抚中早已沉沉睡去。
李九云换上夜行衣,直奔宫外。
按理说,如果一切顺利,他们也该回来了。
但进入别院,只看到了昏昏欲睡的嫣儿。
她兴冲冲地开了门,见是李九云,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九哥,你来了。”
她掩饰道。
李九云环顾四周,“师兄还没回来?”
“说的是今日能回,所以我等着他呢!”嫣儿重新坐下,用剪刀剪去灯芯。
屋内忽然亮了许多。
李九云宽慰道:“师兄的本事你见过,不用为他担心。我陪你好了。对了,你用过饭了吗?”
嫣儿摇摇头,“我不饿。”
“你不饿,师兄会饿。灶房里还有什么,我去帮忙。”李九云不想看她这么有气无力。
嫣儿一听。果然振奋起来。
“无忌哥哥爱吃肉,我现在就去。”
李九云打着下手,有一搭没一搭跟她聊着。
“将来要是能回大乾,你还想回去吗?”
嫣儿麻利地洗了锅,“那要看无忌哥哥的意思,他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们永不分开。”
两人刚做到一半,门外响起了动静。
李九云把嫣儿护在身后,看清进入的是萧无忌之后,松了一口气,“怎么才回来?”
萧无忌撇撇嘴,“还好意思说,那么多拖油瓶,还要躲避着士兵,你以为很容易?”
嫣儿扑进他怀里,“太好了,你终于回来了。”
萧无忌摸摸她的头,“乖,我饿了。有吃的吗?”
“正在煮肉。”嫣儿奔回灶房,“你们进去说,我还要一会儿。”
萧无忌洗了一把脸,进屋后道:“段少陵是你什么人?”
李九云见他起疑,直言道:“是我弟弟。怎么,给你惹事了?”
萧无忌是他信任的。
没有必要再隐瞒什么。
便把段少陵流落在外,被秦王救起的事说了一遍。
萧无忌恍然大悟,“只在那里找到两个人,一个是秦王的女儿,还有一个叫李什么的……”
“李雨蝶?”李九云吃惊地问道。
“对,就是她。”萧无忌瞧他脸色大变,也想到了什么,“难道她是你的妹妹?”
李九云只笑,没有应答。
他们李氏没有全军覆没。
看吧,人只要活得够久,总会等到希望的。
“大晟的布防如何?”
萧无忌想了想,“皇宫的侍卫不堪一击,主力也不知道现在何处?不过这件事如果追查到大离,相信不久之后便有战乱。”
李九云道:“对付那些侍卫,你用了多久?”
萧无忌眸色一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