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拢到了严家这个大财主,李九云信心倍增。
在他的认知中,兵马是首要的,钱财则次之,要攻伐大晟国,大离必须要积攒一定的实力。
回到寝宫,女帝见他面色舒缓,樱唇微启道:“你这皇帝当的得趣了?”
李九云在她胸前捏了一把,“为了咱们的将来,脑子都要烧了。
大晟国如今群龙无首,陷入了内斗。
当初归顺于云氏的大乾将士们全都后悔了。
我已经以大离朝廷的名义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只要他们还有一点点血性,就该明白如何选择!”
女帝一脸震惊地望着他,“你的意思是,把他们去全都拉到大离来?”
大离国地域不大。
临近的部落时常因为水草丰茂的地盘而发生争斗。
如果大批外地人涌入,大离必然会纷争四起。
更让人担心的是,那么多士兵到了大离国,光吃喝的开销就是个天文数字,更别说还要做好长期打算。
这对于财物薄弱的大离朝廷而言,简直就是一大负担。
而且,北狄铁骑如何凶猛,她也是很清楚的,如果到时候兵败,大离也要面临被踏破的危险。
她震惊地坐了下来,一双眸子忽闪不定,望向李九云。
李九云当然知道她的担忧。
可是这种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萧无忌马不停蹄地打探消息,大乾十万兵马蠢蠢欲动,准备造反。
云氏群龙无首,十几支兵马因为谁来做皇帝闹得不可开交,段少陵写的讨逆檄文,被人当街分发了出去,大乾百姓开始逐渐醒悟了。
北狄怎么有能力经营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呢!
云氏皇帝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越来越多的汉人士兵和百姓还是组班子,对北狄士兵展开围追堵截,打起了游击战。
秦王的眼线得到消息,都连连感叹,“殿下,你是不知道,大晟国又乱了。
但是这一次跟之前不一样,北狄士兵烧杀抢掠,但百姓们不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站起来了!”
秦王想起九公公的话来,便凛了凛眉,问道:“你觉得本王收留那些将士为我所用,他们会肯吗?”
这个眼线是段玉饵出嫁时跟去大晟国的,对那里的百姓和士兵了如指掌。
“殿下,他们定然是不肯的。就算肯,他们的粮饷你付得起吗?小的不知道殿下为何有这样的想法,但大乾百姓狠起来,比咱们凶残多了。
你是没看到,他们只要逮到北狄的士兵,就把他们剁了,还煮了吃。
殿下啊,咱们大离也有纷争,可你没见过恨人恨到骨子里的吧!”
段少陵在门外听到这些话,嘴角微勾,笑得一脸阴鸷。
他白日里在国子监时,听到先生们说起大晟国的近况,心中的恨意陡生。
回到秦王府,他便写了一张又一张地鼓动文章,趁着为段少聪跑腿的机会,送到了嫣儿那里。
确信了九公公就是自己的皇兄,段少陵对未来充满憧憬。
他等待这一刻实在太久了。
但是他不知道李九云到底会从哪里突破,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对大乾的百姓进行声援鼓舞。
回府时,秦王脸色铁青,“你去哪儿了?”
段少陵拿出手中的糕点,“少爷要吃,小的跑了几条街才买到。”
秦王把门关上,把他带到了书房。
“少陵,你老实跟本王交代,你在大乾时,到底是什么身份?”
段少陵以为露馅了。
但仔细一琢磨,如果秦王知道他的身份,一定不会这么问。
便旧事重提,咬定自己是个普通农家的书生。
秦王叹道:“大乾百姓以往软弱可欺,但经历北狄的统御之后,似乎想通了。九公公让本王接手一部分大乾士兵,你觉得可行不?”
段少陵没想到他会听从自己的意见。
顺着李九云的意思道:“秦王殿下,你手中已无兵马,这的确是个时机。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如果能蚕食一点地盘,秦王对于大离而言,可比董迦罗战功要大。
那些将士既然慕名投奔,必然会拿投名状的。”
秦王心思动了。
他蓦然起身,“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北狄自顾不暇,地盘可不是说瓜分就可以瓜分!如果将士肯拜入我的麾下,拿下丽水对岸的大片土地,归我大离所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段少陵立刻拍起了马屁,“提前恭喜义父!”
秦王备受鼓舞,说干就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