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给公孙瓒的信还没发出去,倒是先接到了老师卢植的信,信里面说,卢植手下的探子接触到了一个叫唐周的人,是太平道教外门弟子,他有可能知道张角造反的信息。但是收买这个人花钱太多了,老师手头有点紧,需要弟子们支援一下。
这是要钱来了。
要钱好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刘备喊人叫过关张典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便让关羽典韦押送一批金银财宝去洛阳支援卢植,顺便在卢植手下帮帮忙。
幸亏这年头人们对于过年并没有太过重视,关羽典韦这一去就去了将近两个月,到了二月初才回来。
大汉光和七年正月,尚书卢植收买太平道教教徒唐周,获悉张角与全国信众商定在三月初五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
据唐周说,造反之前,张角要信众在门上用白灰写“甲子”二字为记号,没有这个记号的皆可抢,另派弟子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城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攻进皇宫,妄想一战而定。
得到确切消息,尚书卢植谴弟子刘备手下马弓督尉关羽、都尉典韦,突破敌人秘密据点,擒获马元义。
经审讯后,马元义对所做之事供认不讳,造反的计划和盘托出。
卢尚书上报朝廷,满朝震惊,皇帝大怒,将宦官封胥、徐奉下了大狱,马元义被车裂,下令官兵大力逮杀太平道信徒,在洛阳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清剿太平道教信众。
起义之事败露的太突然,张角被迫提前在二月发难,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官吏、四处劫掠,到了三月底,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这都是后事了。抓获马元义后不久,卢植便遣关羽典韦回了渔阳,还带去了给刘备的信。信中说让刘备防备明年三月的大乱,还大力称赞关羽典韦的勇猛,夸赞关羽:有谋断,是大将之才。
刘备也得到老师的夸奖,还说那么多弟子,除了他,没个成器的,这次多亏了他云云……
就在刘备还沉浸在老师夸赞里的时候,信使飞骑来报:太平道教反了!
二月二十,雨水,因教内叛徒出卖,起义之事败露,张角派徒众传信四方,提前起义,青、兖、徐、豫、冀、荆、扬七州顿时烽烟四起。
好在幽州没有发生起义。
也不是没人撺掇,有些太平道教徒众混在流民队伍里来到幽州,被安置了。造反的消息传来,立马有人站出来招呼大家响应大贤良师。
无一例外被人民群众举报了。
更有太平道教徒众想在渔阳起事,响应者寥寥无几,自己还被同村的人五花大绑送到了官府里。
幽州人民不造反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刘备。
玄德公仁义啊!
自从玄德公起家,富了他自己,带起了穷乡里。
这世上衣锦还乡的不少,但是衣锦还乡后帮衬乡里乡亲的却不多,衣锦还乡后能带领乡里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更是只出了他自己。
幽州治下的子民们过得还行,最穷的也能吃饱饭,这都得益于玄德公,他带领大家广种小麦,他带领大家磨磨筛粉,小麦从粗粮翻身成了精粮,他们也从一文不值变成了小有余资。
据说渔阳各个县城的县令县丞都是玄德公的师兄弟,那可都是幽州大儒卢植的学生,品德高尚。而且玄德公当官后清正廉明,以身作则,幽州的官员有玄德公比着,贪腐剥削情况少之又少,吏治十分清明。玄德公更是首开先河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大家安然度过灾年。
感恩戴德啊!
造反?造……造……你大爷!
我们日子过得还不错,谁愿意造反呢。
但不是每个州郡都有刘玄德,刘玄德也不能福泽每个州郡。
所以活不下去的人还是很多。
而且除了活不下去跟着造反的,黄巾贼里面真有一部分黄巾“贼”!他们以前就是罪犯、街溜子,还有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山匪。趁着黄巾之乱,浑水摸鱼捞一把。
黄巾叛军席卷七州,青徐黄巾杀了冀州刺史,冲散了官军,一路边打边抢边北上,打过冀州,眼瞅着就要进入幽州。
三月末,幽州刺史府来信,要刘备暂时打破郡兵编制上限,自行招募乡勇,平定郡内黄巾贼。郡内平定之后,带兵驰援涿郡,便宜行事。
刘备激动了,这封信就是他起飞的信号啊!
自行招募乡勇,无视郡兵编制上限,还有便宜行事!
儿子怎么说的来着?
噢,是:
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平定郡内黄巾?平定了,早就平定了,就不到十个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