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世仁杰

第56章 救人(1/2)

  “我想请三位老师屈尊入燕国为官。”说完,刘封又一个大礼下拜。

  “嗯?”

  卢植三人乐呵呵的看着拜在地下的小家伙,皇甫嵩说:“如今天下承平,你要我们三个只知道打仗的老家伙,干什么?”

  刘封恭敬地说:“天下大势之类的,以您三位的眼光,我不多说。我只说,您三位,是如今大汉的军魂啊!说实话,我不想你们消耗在这些无谓的勾心斗角之上。”

  朱儁呵呵一笑:“当初讨伐黄巾的时候,你父亲可是跟我在处置黄巾俘虏的问题上大吵一架,我跟你父亲的政见,并不相符。”

  刘封说:“是非曲直,小子并不知实情,但我相信我父亲本意应该是好的。但这并不妨碍朱公入燕国,给燕国子民谋福祉啊。”

  “呵呵呵~”三个老同志一起大笑,还给燕国子民谋福祉,在三人看来,也就刘封年龄小,能说出如此天真的话来,等他大了,和那些脑满肠肥的诸侯王孙一样了,你再问他,看看他还能不能说出此话来。

  不过那俩人不知刘封底细,卢植对刘封的来历可是略知一二的,抿着美酒细想,或者把这两个老家伙一起拐去燕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不是现在,现在还不是时候啊。

  想到此处,卢植放下酒樽,示意刘封起身,跟刘封说:“你那个燕国,位置紧要,而且离我老家不远,我确实有去给你长掌眼的想法,但这两位,呵呵,小子,不是我瞧不起你,以你的身家,你还真请不起人家。”

  看着卢植的眼色,刘封若有所悟,施礼告了声罪。

  皇甫嵩思索了一会儿,又说:“不瞒燕王,我二人还有其他打算,不过,今天我老头子给你两个人才,看你能不能接的住,接住了,我们高看你一眼,接不住,以后这种事休要再提。”

  卢植朱儁疑惑的看看皇甫嵩,皇甫嵩给他俩一个眼神,卢植哦一声恍然大悟,朱儁也明白了什么,点点头。

  刘封再拜:“请皇甫师公指点迷津。”

  “好,”皇甫嵩看刘封姿态摆的很足,捋捋胡子跟他说:“司徒陈耽和谏议大夫刘陶,前日因向皇帝进言,被打入大狱,你若救得了他们,这两家子子孙孙的一起算上能得不少帮手。”

  司徒陈耽,谏议大夫刘陶。

  皇甫嵩这么一说,刘封也想起这俩人是谁来了,历史上的小人物,出场就没的龙套角色,总共没活过一页纸,但是真实存在的这俩人,在世间却都是名声响当当的人物!

  二人历史不多赘述,刘封低头思考一会儿,又抬头问道:“前日就下狱了?这会儿不会已经被十常侍害死了吧?”

  这话问的三位老同志同时一愣,互相对看一眼,忽然就没了喝酒兴致,皇甫嵩朱儁起身对卢植一拜,皇甫嵩说:“燕王之言,不无道理,我这会儿就得去洛阳狱看看!”

  又转头跟刘封说:“燕王,你给个实在话,这俩人你救不救?”

  刘封赶忙回答:“救!肯定得救!就算不为了我燕国,也为了这两个忠义之士不冤死狱中!”

  “如此甚好!”皇甫嵩朱儁同时对刘封抱拳行礼:“若燕王想救,宜早不宜迟,我等先去狱中探视一番,确保二人安危。”

  说完对卢植告了声罪就匆匆忙忙往外走,卢植刘封行礼送客。

  卢植对刘封说:“前日下狱,就算要罗列罪名,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但是十常侍人脉关系广,恐怕也不会慢,你大概还能有五天时间去处理。这二人,一个前司徒,一个颍川刘氏,都能对你的治所起到大作用。”

  刘封点点头,向卢植施了一礼,跑到厨房去找张子璇商量对策,他记得,三国演义里说这俩人结局是:是夜,十常侍即于狱中谋杀之。是夜,就是这一夜的意思,也就是说入狱当天就死了。

  跑到厨房,跟张子璇把事一说,张子璇抱着一盘子炒鸡吃的正香,哪里有功夫搭理他,跟他说:“刘宏那里倒是好说,但是咱们见不上面啊,想从十常侍那里捞人,要么花钱,要么劫狱。”

  刘封低头沉思一下,觉得劫狱动静太大,影响不好,本来改变两人的命数,就有点逆天而行,这会儿闹动静大的话,肯定又会遭到天道反扑。还是花钱吧,花钱安稳。

  钱不凑手那就宝物呗,啤酒瓶子还有好几个呢,都是琉璃澡盆的下脚料做的。

  拿两个啤酒瓶子,灌上新酿的白酒,软木片代替橡胶垫口,拿钳子把铁盖一拧。

  “呵呵~老白干!”刘封端详着酒瓶子,咧嘴笑笑。

  把老白干揣怀里,喊上几个侍卫保护着,向张让府上跑去。

  正赶上张让今日不当职,听闻是皇帝颇为牵挂的燕王来了,连忙请进府内,刘封示意他屏退左右,张让会意,下人都退下去以后,刘封掏出怀里藏着的酒瓶子,张让的眼睛立马就被这绿莹莹的颜色吸引了。

  两个琉璃酒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