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世仁杰

第82章 御厨(1/2)

  好说歹说,张子璇最终还是去了皇宫,因为刘封跟她说带她去看一个好东西: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原版的地动仪!

  张子璇心动了。

  跟刘辩说你嫂子喜欢机关机巧之类的东西,对地动仪很感兴趣,想来研究一下。

  刘辩当然没有不允许,下了旨,让张子璇进宫研究地动仪,甚至给了刘封一个金牌,说拿着这个金牌,皇宫哪里都能去!

  就这样刘封把张子璇带进了皇宫。

  地动仪在皇宫的崇德殿后殿,张子璇很疑惑,因为地动仪正该是在洛阳城南的灵台存放。

  问了史官才知道,是汉灵帝下令把地动仪挪过来了。

  刘封:得,又是刘宏的锅。

  因为崇德殿后殿就属于皇帝的客厅和书房了,再隔两个房间就是尚书台批录奏章的地方,不管去扒拉地动仪的张子璇,吩咐宫女好好伺候着,刘封随着刘辩来到尚书台,听陈耽蒋婉他们给刘辩讲解奏章。

  话说卢植如今兵多将广,在朝中话语权一时无两,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刘封的影响,卢植他们在朝中大肆提拔寒门清流,对于外戚勋贵和世家大族,多少有点排挤和打压。

  这也造就了以袁隗王允杨震为首的一干世家多有不满,想方设法的削弱卢植的兵力。

  他们联合上奏称,刘备公孙瓒等一众外臣总带兵在京城,不合适,还是得回到自己的地盘去镇守一方才是正办。

  奏章报上来,经过尚书台审阅,给刘辩一解读,刘辩加上私印,递到卢植手中。

  为什么用私印?玉玺找不到了啊!

  真的在燕国,假的在井里。

  关键是,除了刘封和张子璇,别人都不知道!

  卢植等一干大佬思量之后,觉得既然董卓都走了,刘备公孙瓒再驻大军于洛阳确实不合适,于是便给刘备和公孙瓒升职加薪,打发他们回去。

  所以说这群清流忠臣之辈成不了大事,大军全握在自己手上,朝廷中也是身居要职,人家说说闲话就认了真,自削权柄。

  也不学学董卓,你看人家脸皮厚一点,不讲理一点,耍耍无赖,五万精锐到手了!

  这要是在正史上,人家董卓这会儿都把何太后睡了!

  一个个也就这点出息了。

  领了军令,又得了好处,公孙瓒带着十万幽州兵马回幽,留下五万刘虞和燕城的兵卒驻守洛阳。

  刘备只留下了关羽黄忠在洛阳帮助老师,自己则带着张飞,率十万兵马回青州。

  不过刘备留了一个心眼,大军没有直接回临淄,而是行军到了平原郡的时候,在青州边界平原县驻扎。

  刘备这次一行,彻底混整了,虽然就去站了个场,但扬了名,升了爵,还被小皇帝认作“皇叔”。

  刘皇叔之名于是传遍世间。

  刘封也混整了,刘辩比刘封小将近一岁,每次见到刘封,一口一个皇兄,叫的刘封心花怒放。

  所以刘封这一阵小日子过得不错。

  朝政不需要刘封管,军队也不需要刘封去操心,又每天都可以领着十八岁的小娇妻进宫玩,所有宫女太监都对他们恭恭敬敬,照顾的无微不至。

  生活可以说乐无边啊乐无边。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宫中的厨子,技术不行。

  这个年代皇宫中,御厨们做饭很保守。

  必须得保守啊!

  开什么玩笑,你做出来的饭菜皇帝可以不爱吃,但是绝对不能让皇帝吃坏肚子!更不能把皇帝吃死!

  所以御厨房做饭非常保守,保守到就那么几个菜样,就那么几个烹饪方法。

  身为五星级酒店大厨的刘封嗤之以鼻。

  比如说,五星级酒店也有蛋炒饭,虽然平时,五星级酒店的蛋炒饭不一定比路边摊的好吃,但是五星级酒店的蛋炒饭绝对花样多!

  说实话,不一样的人去五星级酒店吃蛋炒饭,蛋炒饭的做法和做蛋炒饭的人都不一样。

  但是在这大汉,泱泱大国!

  厨子居然就只会在米饭里加蛋!

  你这不是有胡瓜(黄瓜)嘛!你这不是有火腿嘛!你这不是有海参鲍鱼虎鞭鹿尾嘛!!

  你加啊!!

  扑通一声太官令就跪地下了,这年代宫中的厨师长就叫太官令。

  “燕王饶命啊,”那个胖胖的太官令趴在地上,嗷嗷的哭嚎:“这宫中御膳,多有牵连,非等闲不得轻易更改啊!出了错那就是要命的买卖啊,燕王!”

  得,这还有一个怕担事的。

  刘封一把把太官令抄起来,亏着这几年又举石锁又颠勺的,刘封力气不小,恶狠狠的说:“你他么一个厨子,什么玩意儿能吃,什么玩意儿不能吃,你心里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