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信仰

第十四篇:交换底牌(5/6)

实实,陆兮非和俞东明心里都非常清楚。

    “一看俞主任就是一个重义之人。俞主任,兄弟今天我也不和您客气。今天来咱们医院有三件事。第一是来调研,非常感谢俞主任周到的安排,学习很多,收获也很多,给你们添麻烦了。第二,昨天打开您送给我的茶叶盒,发现了购物卡,今天想退回给您。。。。”

    “那不行,兄弟之间这样你就见外了。送出去的东西岂有收回之理,那我俞东明真没法在朋友圈混了。”

    陆兮非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俞东明抢话。俞东明还是第一次遇见将礼物退回给他的人,感觉很没有面子,心想这陆兮非怎么这么不明事理,所以着急拒绝陆兮非退回购物卡的想法。

    “俞主任,您听我把话说完。”陆兮非诚恳地说道,俞东明点头表示同意,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这购物卡我绝不能收,太贵重了。其实下面也是我要讲的第三件事。今天找您,还有一件事,就是我爱人有件事情想请您帮忙。实话告诉您,我爱人是医药代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有好多年。最近她和朋友接了一个医疗耗材,是一款骨膜产品。据她调查,咱们医院虽然也有相关产品,但品种并不多,所以想让我问问她的产品是否有机会进入医院。”

    陆兮非一说这事,俞东明心里便明白几分,原来陆兮非看重的并不是眼前的利益,这点蝇头小利根本无法满足他,他想要更大的利益。眼前的这个人比他想要中的还要精明。

    众所周知,医药、医疗器械、耗材牵扯到医院、医药公司、医生、医药代表相当大的利益。产品只要进入医院,医药公司或代理公司以及医药代表,躺着都能赚钱。病人看病避免不了要吃药或使用医疗耗材,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生说开多少药或使用多少耗材,病人通常是无法拒绝的。而且病人来医院看病,并不会特别在意价格,一是有医保报销,二是只要能把病看好,根本不会介意医生开多少药或使用多少耗材,只能遵从医嘱。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挤破头都要将自家产品进入医院的原因。就如桓少君的闺蜜杨珊珊,她月收入能达到20万元,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暴利行业。但是,高收入意味着高竞争和高门槛。市场上那么多的产品,凭什么用你的产品。医院在挑选产品时,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通过后才能进入医院,这需要强大的背景关系和资金投入,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产品根本进不来。

    一个产品要想进入医院,必须首先经过临床科主任的同意,他认为这个产品可行就可以向医院打申请报告,收到申请报告后,医院要组织专家召开药事会或招标采购会,经过与会2/3的专家同意后,产品才可以进入医院。这其中有几个医院领导是固定必须参加的,包括院长、医务部主任、药剂科主任、采购办主任,其他的评审专家则是临时抽取组成,大致有20-30位专家。因此一个产品要想进入医院并不那么容易,每一个专家同意都得找关系和花钱打点。

    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临床科主任打报告申请书需要2万元,院长同意需要5万元,医务部主任、药剂科主任、采购办主任需要3万元,其他专家同意每人至少2万元。如果一个产品价值非常高,那么这些打点费用也将成倍增加。因此,一场药事会或采购会下来,没有五六十万搭进去根本没希望。这还只是一家医院的一个产品,如果一场药事会同时报十几个产品,可想而知,这些医院领导和专家的灰色收入是多少,个个赚得是钵满盆满。即使药事会和招标采购会产品没有通过,医药公司和代理公司也无可奈何,考虑到以后长远发展,他们也不敢得罪这些专家和医院领导,所以这次产品不上,下次继续,直到产品进入医院为止。一个产品进入医院不经过几次药事会和招标采购会根本进不去。而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一个产品进入医院不花个几百万元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听说陆兮非有产品想进入医院,俞东明着实感觉意外,他没想到陆兮非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野心。更感觉此人不一般,这么年轻就懂得如何运用自身资源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既然陆兮非已经提起,俞东明心想还是要想办法来应付他。他脑子飞快地旋转思考应对策略。

    “医院进入产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可能不太懂医院的流程,你爱人肯定清楚。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了主,需要从长计议。但你放心,兄弟既然开了口,这边我能做的肯定尽力帮你,有需要我协调的,也一定竭尽全力帮忙。”

    俞东明说的倒是情真意切,其实内心却在敷衍,他的想法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陆兮非真有动作,到时再处理不迟。

    见俞东明既然已经表态,陆兮非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那到时我让爱人过来找你聊聊可以吗?你们都懂流程,聊起来更顺畅一些。这个购物卡您先拿回去”陆兮非又一次想把购物卡退还给他。

    “购物卡我肯定不拿,我送给你又拿回来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