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信仰

第二篇:诸事不顺(3/10)

欢这样不计较工资、人品极好的人是太难了,所以才会把这样一个难得的转正机会给他,希望能够因此留住他。赵如兰没想到他不要,但又觉得以何欢的性格做出这样的事来也不算意外。何欢不要这个指标,是不是意味着他随时准备离开,这对赵如兰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没了何欢,她很难再找一个随传随到,即使双休日、假期以及晚上都随时受命的人。事实上,一般人也干不了这个活。由于担心何欢离职,陆兮非曾经为赵如兰招聘过几个人,但都只干两天后就离职了。很多人离职后告诉陆兮非,他们觉得赵如兰脾气不好,稍有差池,就被一顿臭骂,心理上难以承受。其中一人,刚工作两天,因被赵如兰骂开车紧张,结果出了车祸。后来还被赵如兰强迫自己掏腰包维修车子。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所以,赵如兰才会想通过将何欢转为正式编制而留住他。这个工勤编制,和单位正式人员稍微有些不同。说白了,就是地位和待遇低于正式职工,但是受到单位认可,本人不提出离职,一般不会轻易被辞职,怎么也算是稳定的工作。

    接到赵如兰的任务,陆兮非把何欢叫到办公室。

    “何欢,今天所长和我说,要把工勤名额给你,你为什么不要?你是怎么想的?”

    “我不想在这里工作了,我想今年年底就辞职。这个名额我不要。”

    何欢说的是心里话,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自己在这里工作很痛苦,没有自由,经常被人呼来唤去,连周六周日也没有自由,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着赵如兰转,帮她处理各种琐碎的事情。这里就像一个大牢,想出出不去,好不容易飞出去,又被人给拽回来。他很讨厌这样的生活状态。

    “多少人抢这个名额,你还不要,你是不是傻啊?你看看我,我还不是正式人员呢”。陆兮非以自己的处境安抚他。

    “算了,我不想要,给别人吧。”何欢很坚定地说道。

    “你呀你,说你什么好。领导让我找你,就是希望你拿下这个名额。你不拿,我没法交待啊。”

    “你和她解释一下,就说我不准备干了,年底要回老家。我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老爸老妈年纪也大了。还有,我一直待在这里,老婆也不好找,想回家相亲结婚”。

    何欢确实很多年没有回老家,即使春节期间也不回去。不回家的主要原因是他心疼钱,这样可以节省来回的火车票钱。何欢这套说辞陆兮非已经听了不知多少遍,耳朵都快要出茧了。

    “我知道,你和我说过很多次。这样吧,你先把这个指标拿下,给我们工作室增加一个工勤名额。以后真不做了,也给后面的人造福,方便他以后转正。这样我也算完成任务了。”

    “我是真的不想要。但是,既然你这么说,好吧,那我先拿下吧,以后给别人。”

    陆兮非的一番话让何欢无法拒绝,他本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想着以后自己不干,也能给别人福利,所以才答应拿下这个名额。

    “这就对了嘛”。

    陆兮非心想,让何欢拿下这个名额怎么这么费劲。明明是好事却让他整的像件坏事,还得苦口婆心劝他拿下。

    陆兮非向赵如兰汇报何欢已经同意转为工勤,赵如兰很是开心。陆兮非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心想,赵如兰什么时候能为自己的转正也操操心。但陆兮非始终没有提,他心里清楚,单位已经没有正式人员名额,跟她提也没用。赵如兰其实也不是没有能力帮忙,只是特别费劲而已。之前,为了留住一个学生,赵如兰想尽办法将这个学生留下,并让他成为正式人员。

    该学生毕业前已经有其他单位,但因为特别优秀,很会发SCI论文,对赵如兰来说很有利用价值。学生科研的成就,导师作为通讯作者能够享受同等成果,因此可以帮助她获得一系列的科研荣誉,甚至可以助她参评“孔孟学者”。毕业后,赵如兰想尽办法,跨单位找了各种关系,最终将她留下。陆兮非在科研上没有特别大的优势,赵如兰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事情托人找关系。所以陆兮非根本不指望赵如兰能为他争取正式人员名额。

    从赵如兰办公室出来以后,陆兮非回到办公室。突然贾亦真闯进他的办公室。

    贾亦真是赵如兰的博士研究生,因为特别优秀,前年也留在所里,成为陆兮非的同事。令陆兮非羡慕的是,贾亦真一留下来就是正式人员,这是学校为留住优秀人才提供的优惠政策。早在几年前学校就预留出极少的正式人员名额,只针对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贾亦真和陆兮非同岁,只不过因为读博的缘故,所以他才工作不到2年。也因为两人同岁,陆兮非从来没有把他当作学生,而是像朋友一样相处,平时交情也不错。

    贾亦真是东北大帅哥,身高一米八八,体型匀称,性格阳光,是女人喜欢的类型。博士期间谈过一次恋爱。女方是学校副书记的女儿,离过一次婚。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