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产品进医院的事情,她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兴奋。当时千方百计想将产品进入医院,就是想多赚一些钱减轻陆兮非的负担。可是现在他都不在身边,即使产品进去,又有谁能为她开心呢?想到这里,她又有些难过。
“谢谢。你也不要太为难。”桓少君说道。
“嗯,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办到的!”俞东明坚定地说道。
两人后来又聊了一些家常。俞东明问她,“后来和陆兮非有联系吗?”
桓少君告诉他陆兮非偶尔会过来看孩子,听说和天舒在一起。
说起天舒,俞东明告诉了桓少君一些情况。他说,上次聚餐时就发现他们两人不对劲,关系暧昧,从天舒的眼神里能够明显感觉她似乎很喜欢陆兮非。那时候,自己与桓少君不熟,所以没有提醒她。后来想告诉她时,又见她状态不佳,也不敢提起这件事。
俞东明说,都怪自己,早应该提醒你注意天舒。
听到这些,桓少君心情更低落,原来他们两个早就有一腿,如果早发现,也许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但是现在两人已经离婚,再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由于心情不佳,不知不觉她又喝了很多,不一会儿就有些醉意。俞东明见桓少君醉了,便说带她去宾馆休息。桓少君虽然有些醉了,可并不糊涂,她知道俞东明的心思,便说不用麻烦,自己可以回家,嘟嘟还在等她,否则半夜又要闹了。
俞东明知道桓少君还没准备好,只好作罢。帮她叫了辆代驾送她回家了。
评上孔孟学者的赵如兰,春风得意,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孔孟学者”的头衔实在过于耀眼,到处有人邀请她讲课,也有很多重大评审项目邀请她担任评委,以前她都没有资格参加,现在邀请她的单位比比皆是。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人啊,只有上了一个台阶,才能体会不同的风景,如果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平台,永远不会知道上面的风景是什么样的,更不会知道上面的风景到底有多美丽。
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赵如兰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大,谁也不放在眼里,所里经常鸡飞狗跳。她一不顺心就骂人,同事们特别害怕向她汇报工作。不仅仅在所里,在一些重大评审会议上,她觉得自己是权威,不允许别人持反对意见,如果有人有异议,直接翻脸耍脾气,搞的对方很没面子。大家对她颇有意见,可是又无可奈何,谁叫人家是“孔孟学者”呢,这张招牌放在那,说话就是有分量。
最近学校组织副教授评审。今年所里只有陆兮非和贾亦真有资格参评。陆兮非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第一他的工作年限比贾亦真时间长,自己已经工作7年,而贾亦真才工作2年。贾亦真工作时间不长却能参评的原因是他博士研究生毕业,工作2年就可以参评。而陆兮非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必须讲师满5年后才能参评。所以两人参评的时间一致。第二,他觉得自己对赵如兰成功当选“孔孟学者”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也曾许诺帮助他评上副教授。基于以上两点原因,陆兮非对此次评选副教授还是很自信的。
陆兮非其实并不想与贾亦真一起竞争,自从婚礼闹剧后,陆兮非对贾亦真还是有些愧疚。可命运总是如此巧合,现实更加残酷,既然上天非要两人同台竞技,也只能顺天从命。
陆兮非和贾亦真表面上都说没关系,承诺不管是谁评上副教授都不会影响到两人之间的友谊。可他们心里都清楚,两人都在暗暗较劲。
这里不得不说所里存在的一个不争事实。目前所里副高以上的编制名额已接近满编,只剩下1个名额。每个单位对高、中、低职称都有比例限制,超过比例后便不再评聘,除非退出一个名额再进一个名额。也就是说,今年评聘结束后,副高满编,以后只能等其他教授退休后名额空出来才能评聘。所里的副高都比较年轻,估计等下次参评遥遥无期。所以两人异常紧张,都不想错过此次机会。
陆兮非去找赵如兰,仗着自己对赵如兰有功,所以开诚布公地向她提要求,希望此次赵如兰能助他评上副教授。可是以赵如兰现在的身份地位,怎么会听下面的人指手画脚,她对陆兮非的态度和语气非常不舒服。她觉得自从陆兮非帮助自己评上“孔孟学者”以后,陆兮非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傲慢自负。一些同事也向她反映,陆兮非最近工作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态度也很差。赵如兰碍于他之前的贡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这次她表面上答应帮助,可内心却有其他想法。
职称评审如期举行。结果是贾亦真顺利评上副教授,陆兮非落选。
陆兮非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是自己被淘汰?所以他非常气愤,直接找赵如兰理论。
“所长,为什么这次是贾亦真评上,而不是我。你之前不是答应过帮助我评上副教授吗?”
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