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半边

玻璃(2/2)

自己特有的,直接归皇帝管辖的一个机构,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护卫皇帝,监视百官,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明朝时期,东厂、西厂、锦衣卫,其实宋朝时期也有一个特务机构,他的名字叫皇城司,只是没有明朝的那些凶名赫赫摆了!

    皇城司是文官编制,不属三衙管理,而是直属于皇帝的近臣,其首脑大都是宦官。他的职责主要有两项,即刺探和护卫。

    皇城司的前身是太祖时设立的武德司,当时就派人四处刺探,甚至远及四川。宋太宗时改名皇城司,后又下旨禁止皇城司逻卒出京城活动,从此后一般无特命,皇城司一般都只在京内活动。皇城司的人员也分两部分,一部分称亲从官,管警卫;另一部分称亲事官,也称察子,这些人就管在京城各处,下至花街柳巷、上至政府大臣,探听大小消息。人数也从最初时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时的七千余人。

    亲事官侦察的范围大概分以下几种:

    1、监视军队。通常在京的驻防军甚至殿前诸班中都有皇城司的探子,记录每天的活动情况详细上报,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

    2、侦察民间议论。宋神宗变法,朝廷动荡,谤议朝政者大有人在。皇城司逻卒四出,凡听到谁议论朝政者立即逮捕,前后为此下狱者有数万人之多。

    3、侦察官员的活动。这部分官员很多,从王亲国戚以至诸司仓库,都有固定的人负责监视。有时,皇帝还会派给一些临时任务。

    4、防备敌国。宋朝积弱,北宋时与西夏、辽国、南宋时与金国都有邦交,互相渗透刺探的情况很多。皇城司就负责这方面的安全工作。宋制,官员出使辽国或金国,都有皇城司的官员陪同;辽国或金国的使臣来到宋朝,也由皇城司参与接待。见于记载的,就有真宗时皇城司曾经发现一个商人是辽国间谍,遂逮捕并法办。类似的情况一定还很多。

    皇城司的另一项作用就是守卫了,首先皇宫的各门都是由皇城司负责看守,进出皇宫的令牌和门号也是由皇城司负责发放和管理。在皇宫里,从皇帝身边起的警戒线一般有五条,以皇城司和殿前诸班相交叉分布,最里一条,也就是最靠近皇帝的都是皇城司的护卫(称为亲从官)。皇城司本身不是军队,但里面多有才力武勇之士,也用了一些军官统领。如此设置,就是让皇城司和殿前司互相制约,防止异动。在拱卫皇城的同时,皇城司还承担一些政府机关的警卫任务。比如文思院,负责宫廷的器物制造,其中多有金银之物,故一直有皇城司的亲事官四人在监护。

    宋朝时皇权还远没有明朝时那样集中,皇帝及近臣行事颇多顾忌,宋朝又有祖制,轻易不杀大臣,所以皇城司只负责侦察,一般不管具体的案子,从而不能侵害有关司法机关。它逮捕的人犯,一般都要移送开封府处理,自己没有审判权和监狱,这样枉法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了,所以皇城司职责虽与锦衣卫相近,但在历史上却没那么知名,所造成的祸害也小得多!

    而叶生为啥认识皇城司呢?

    这还的从范仲淹说起,范仲淹在叶生接收运河的时候就把所有的事情一起事无巨细禀报当今的陛下,历史上号称仁宗的赵祯。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对于范仲淹的送来的奏折很是赶兴趣于是命令皇城司密切观察叶生的一举一动。于是叶生在这里事情都事无巨细的送到了仁宗陛下的案头。叶生一些列动作却是惊呆了皇帝陛下,赵祯第一次觉得事情可以这样做。每每为之惊叹,于是叶生的所作所为也就成为了皇帝陛下处理繁杂公务闲暇之时的一种消遣。【7e小说网:m.7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