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儒仙

第18章:鸡粉(1/2)

  “二郎,以后咱们真的不做冰糖葫芦生意了吗?”清澈的夜色下,李长安和柳知音并肩坐在北屋门前,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宁静安详。

  “这个生意已经做到头了。”李长安看向近在咫尺的柳知音,茉莉花般的清香丝丝缠缠,围绕在周围。

  “熬糖的工艺大相径庭,食材也都一目了然,这次能赚这么多钱,占了先知先觉的便宜。”

  “今年山楂果已经到了末季,水果冰糖葫芦也推出去了,之后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来年这个生意更难做,果园肯定会涨价,也许还会有其他人也开始种植山楂果,所以这个手段只能用一次,还不如就此放手。”

  “算是赚一笔快钱,毕竟现在这个关头,每一两银子都很重要。”

  柳知音点点头,脸上浮起安心的笑,这几天下来,她对二郎已经彻底信服,心里终于安定了下来。

  二郎说什么就是什么。

  她毫无保留地相信。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二郎,你说的麻辣烫是何物?我还从来都没听说过呢。”

  “那是我在古籍里找到的美食。”李长安笑着说,“只要摆在三阳门,生意肯定会爆棚。”

  “比冰糖葫芦还好吗?”

  “嗯,而且就算有人模仿,也不会有我们的好,因为我有独门秘方。”

  星空下,

  两人静静待着,心里从未有过的满足。

  三百两银子已经赚到了一半,小妹很快就会回来。

  到时候一家就团聚了。

  ……

  麻辣烫的关键不在食材,而在于百搭的底料。

  牛油、豆瓣酱、生姜、八角、香叶、白酒……

  这些都能够找到,但有一样这个世界没有。

  味精或鸡精,前世化学工艺制作出来的提鲜调料。

  靠现在手头的东西做不出来。

  但它们的替代品鸡粉李长安会做。

  就算别人学了七八成,但缺少鸡粉这一味调料,吃起来的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这是质的提升。

  而且麻辣烫和火锅基本不分家,除了吃法上的区别,底料的区别不大,完全可以发展出两条路子。

  次日早晨,

  李长安送完酒,去王二狗家附近转了一圈,这家伙还在养伤,前日翻墙留下的伤没有那么容易好。

  随手在王二狗家门口丢了两枚路障钉,然后悠悠然去了菜市场。

  这两天,得把底料配出来。

  要是做的好,这个生意可就赚大发了,马虎不得。

  看着李长安不时在某一个摊位上停留,品尝调料,柳知音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不仅仅是她,菜市场很多人都在咋舌。

  君子远庖厨,在这个文道世界,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所以进菜市场的男人很少,更何况是看起来像读书人的李长安。

  这个读书人不仅进了菜市场,而且还亲自挑选、还价,熟练的不行。

  “老板,大葱怎么卖?”

  “这个姜也来两块……麻烦问一下有没有茴香八角香叶?”

  “我买这么多,你给我便宜一点撒,二十三文……二十文行不行?”

  “放心,我下次还来买。”

  李长安笑呵呵地把买好的东西放进背篓里。

  柳知音轻轻扯了扯李长安的衣角,“二郎,你要买什么告诉我,我来买就行了。”

  “怎么了?”李长安又挑了两只鸡,请卖鸡翁帮忙宰好。

  “旁人都在看你笑话哩……”柳知音有点不好意思。

  李长安环顾四周,果然有不少人看过来,笑道,“怕什么?我不偷不抢,以后我还要跟嫂嫂经常来,不丢人……”

  柳知音轻轻点头,心里一阵暖流涌动,接过宰好的鸡,跟在李长安身后。

  两人买好东西后并肩回家。

  现在每天能卖出一百一十斤酒,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回到家柳知音就抓紧时间开始酿酒煮酒,李长安则准备制作鸡粉。

  两个人分工明确,效率很高。

  现在一天一百二十斤酒,基本已经到极限,折算下来一天能赚二两银子外加四百文。

  可惜终究只有两个人,酒坊规模也不大,否则光靠卖酒,一个月也能赚够三百两。

  柳知音趁着煮酒的当头,又给李长安把药煎了,

  “二郎,最近是不是身体恢复了一些?”

  “嗯,是感觉有了些力气,放心吧嫂嫂,没问题的。”李长安剃掉鸡肉上的筋膜,扔进热水。

  “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