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剑仙

第一百零六章:天魔(7/8)

>
  “你本为我剑宗之人,无需如此客气的。”剑宫长老抚须一笑,看起来与似乎极为熟络。

  事实上,即便宋知书脱离太昊剑宗了,他也并未把对方当做是外人。

  所以言语中并没有见外,就像是一个家中长辈。

  只是他的这个举动。

  却让旁边其他的宗门强者不由摇了摇头。

  天下人都知道,在上一次击鼓鸣冤后,宋知书就脱离了太昊剑宗,如今的身份不过一介散修,非要论的话,就与南派儒家有些关系,毕竟当初古云大儒携大周文宫,力保宋知书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的。

  现在这剑宫长老,完全就是一个长辈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宋知书又入了太昊剑宗呢。

  当然,这种事情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说出来就不太好了。

  “您是长辈,理当如此。”

  宋知书摇了摇头,微微躬身,礼仪非常周全。

  不过也正因此,也表明了自己与太昊剑宗的关系并不多。

  并非宋知书自傲,而是认为既然已经选择离开,那就不应该借助剑宗威势,平常心就好。

  而之前拿出太昊剑令,也不过因为妖魔之乱,方便行事而已。

  当然,太昊剑宗的心意,他还是明白的。

  “不错,无愧为古云大儒看中的人。”

  剑宫长老并不认识古云大儒,但明月长老认识啊,还是周文渊的老师,那不就相当于自己也认识了?

  只是他也没有在这方面多说什么,同时也没有和之前的烟箩和徐长御一般,思索片刻后,再一次开口:“对了,青舟那孩子从龙虎道宗回来了,如今正在北洲历练,但不日就会回来,我想你们二人之间,肯定有很多话要聊吧?”

  剑宫长老想着,只用太昊剑宗的名义,想要拉近与宋知书的关系是不太可能了。

  但也明白在不久之后,各大势力都会盯着对方。

  自己作为剑宗之人,应该做些什么。

  正巧。

  虽说宋知书离开了剑宗,但李青舟还在啊,二人关系亲密,对方总不可能连这个都不认吧?

  不过那句李青舟不日就会回来的话,其实是假的,而剑宫长老认为,自己必须如此,相信掌教和太上长老也会支持的。

  上次是天地之音,这一次的晋州之乱。

  对方的份量明显越来越重了。

  “青舟师妹?”

  宋知书闻言,眼神终于开始变化,自从上次一别,自己与对方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了。

  如果说在太昊剑宗,真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也只有李青舟了,二人从小相依为命,又有婚约在身,这份感情,是怎么都割舍不开的。

  只不过宋知书这时候,却突然有些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了。

  毕竟上一次,对方在离去之前说结为道侣的话

  没有再继续想下去。

  宋知书望向剑宫长老,微微躬身:“多谢前辈告知,晚辈知道了。”

  “恩。”

  剑宫长老点了点头,又说了两句后,便直接离开了。

  晋州之乱落幕,余下的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其他宗门也是如此,必须要做好善后工作,毕竟晋州之中,还有数千万百姓呢。

  很快,虞城之前就剩下了宋知书一人,他望向众人离开的方向,而后又看向已经解除危机的虞城,最后才缓缓落下,站在虞城城头上。

  陈景云等人都在这里,不过活着的,只有不到十人了。

  他们的目光中,并没有丝毫兴奋。

  有的只是淡淡的忧伤。

  一共七百多人啊

  若说放在当今天下,根本算不上什么。

  乃至于,能保住整个晋州,只损失了七百多个散修,已经很划得来了。

  但在场所有人都没有这个想法,换句话来说,死去的,是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啊。

  只不过今日之后。

  又有多少人会记得那些为虞城而战死的人呢?

  宋知书望向他们,心情也有些沉重,又朝着城外的方向微微躬身,最后才开口:“一切结束,不负诸位道友遗志,我们.成功了,诸位道友,慢行。”

  无论未来还有几人会谈论起虞城血战。

  但自己会铭记于心。

  铭记曾经有一些人,一些没有背景、没有实力的人,曾经守在此地,直至最后一刻。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