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体育那些事

第141章 邹市明夺得奥运拳击第一金(2/3)

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回合,邹市明仍然是依托快速地移动战术来寻觅机会,对手明显是有备而来,他也不急于出手。

  邹市明踏着那令无数外国媒体称赞了许久的“凌波微步”,在拳台上轻巧腾挪。

  他始终和对手保持一定距离,不断挥拳与对手周旋试探着。由于对峙时间较长,裁判正告双方要进攻。

  直到第一回合只剩10秒时,邹市明突然以一记迅猛的上勾拳击中塞尔丹巴,率先获得点数,1-0,邹市明领先。

  全场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第二回合场面大不一样,塞尔丹巴明显是想模仿曾给邹市明带来麻烦的法国选手的打法,把比赛决胜拖到最后一个回合。

  而邹市明则一开始便发动了如狂风暴雨般的猛攻。

  随后,塞尔丹巴突然在一次进攻时拉伤了肩膀,在出拳后他不断地活动手臂,看来情况比较严重。

  突然间,拳台下的蒙古队教练向台上抛出了一条白毛巾,塞尔丹巴低头走向拳台一角,裁判喊停!此时,该回合还剩下1分41秒。

  怎么回事?就在观众还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邹市明已在拳台另一角开始欢呼了。

  而见到这类情况,为了不给运动员带来伤害,塞尔丹巴的教练果断将其叫回自己的角落,放弃了比赛。

  在决赛中带伤面对世界顶级的中国选手,塞尔丹巴和他的教练组也自感取胜无望。

  139秒!如闪电般,邹市明兵不血刃赢得了比赛的胜利!中国拳击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到来了!

  中国48公斤级选手邹市明不负众望,在决赛中击败蒙古拳手塞尔丹巴,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50金!

  而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拳击项目在奥运会上拿到的首枚金牌!而邹市明本人也集齐了全国冠军、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奥运会冠军头衔,实现了业余拳击生涯的大满贯。

  虽然,成功来得有些突然,乃至缺少一些火药味,但这恰恰体现了对抗项目不确定性的特点。

  邹市明师徒赛后得知,塞尔丹巴是因为肩伤复发而退出金牌之争的。

  不过,邹市明恩师张传良表示,邹市明的实力有目共睹,无论如何,这枚金牌势在必得。

  邹市明拿下奥运会金牌,最高兴的要数他的教练张传良了。这对情同父子的师徒,这么多年努力拼搏,并肩战斗,终于在BJ奥运会上结出了硕果。

  比赛结束后,邹市明高兴得又蹦又跳,而他的恩师张传良则表示邹市明的实力有目共睹,获得冠军理所当然。

  张传良说:“邹市明已经在他的业余拳击生涯中就此实现大满贯了。”

  2005年,邹市明在世锦赛上为中国拳击赢得了国际大赛中的第一枚金牌,去年他又在世锦赛上夺冠,亚锦赛、亚运会金牌也都拿过了。

  “邹市明还在5次国际大赛中,被评为‘最佳技术运动员’,这个可是比冠军更重要的成绩。因为在拳击比赛11个级别里,最佳技术获奖者只有一名,邹市明能5次当选,说明各国拳击界都认同他。”

  另外,邹市明也为奥运决战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他和塞尔丹巴并不陌生,此前的三次交手中邹市明两次大比分胜出,塞尔丹巴则在蒙古举行的亚锦赛上战胜过邹市明。

  “他们自己对那次比赛应该也很清楚。塞尔丹巴是一个打法比较单调的选手。”张传良说。

  看着爱徒为中国拳击取得了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张传良自豪地说:“我们中国拳击队,这些年来没有请外籍教练,一切都是靠自己。”

  谈到比赛本身,张传良认为,“比赛中邹市明主要还是打好自己,目前在48公斤级里头他的技术最全面,他应该放开去打,不要想得点赢点,那是裁判的事情。”

  有记者问到,“每次比赛前邹市明都要和张传良耳语,到底张传良在上场前给了邹市明什么锦囊妙计?”

  张传良说:“邹市明上场前,往往我给他的交代不再是战术,而是告诉他自信、果断、不要大意,我们不追求完美,只追求恰到好处。”

  至于怎么追求恰到好处,张指导接着解释道:“第一个回合是试探对方的距离,只要不丢点就行。这个对手技术比较单调,只有两侧摆拳,其它基本都没有,邹市明很了解这一点。”……

  在前几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在最后一个比赛日常常不会再有争金点,而邹市明的夺冠不但结束了这一历史,而且也使得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实现“日日收金”。

  颁奖典礼之后,面对记者的采访,邹市明袒露心声,他表示:“为这块金牌,为了中国人在世界上扬起自己的拳头,我付出了整整8年,不只8年了,我想我现在太激动了,真的有点语无伦次,但是我今天很幸运,由我来完成这历史性的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