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霸主

第六百五十章 不同的历史轨迹(3/4)

也一起来了。

    不久,董卓率西凉军也来到了洛阳。

    不过,董卓的西凉军,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多的人马,不过是十万骑兵。

    可是,董卓还真的不愧为枭雄,因为比起历史上的时候,他现在多了一个京兆尹的身份,何进已经亡,他马上就全权接管了京城的军马,让他的实力暴涨。

    同时,他大肆搜掠,所获得的钱财,全数用来招兵买马,且还是从西凉招兵买马。这样,一个月不到,又从西凉征得十万骑兵,且开到了京城来。

    至此,情况似乎就回到了历史轨迹上去了。

    董卓在京中飞横跋扈,蛮横霸道。

    但这虽然已经没有了宦官及外戚把持朝政,可是少帝却是掌握在那些权臣的手里。董卓也有些顾忌那些根深蒂固的权巨。

    他暂时也不敢公然的违抗圣令,担心会遭受到整个大汉天下指谪攻击。

    如此,他心生一计,就想到了不如换一个皇帝,让新的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样,整个大汉还不是全由自己说了算?

    然后,就发生了废立皇帝的事。

    朝中群臣极力反对,可也反对无效。

    这逼得朝中群臣真的没了活路退路。

    于是就召来了并州丁原来勤王,还有别的地方的军马。

    各路勤王之师来到了京城,但被董卓的军马拒在城外。

    这一点,跟历史上却是反转了过来。历史上可是董卓的军马被拒在外的。

    现在,董卓想要把那些来到京城的军马打败赶走。结果在丁原的并州军马面前吃了大亏。

    吕布大杀四方,把董卓的军马杀得溃不成军。

    吕布无敌之姿被董卓看在眼内,深感顾忌,但又心生喜爱。

    随后董卓一部下李肃献计,收买吕布。

    吕布接受了赤兔马,背叛义父丁原,但想要杀丁原给董卓一个投名状的时候,已经察觉到不对的张辽,现身阻止了吕布,请吕布不要伤丁原之命,并晓以利害,言明弑主不利。且表态,若吕布不杀丁原,那么他愿意誓死追随吕布,自此忠心不二。

    如此,吕布才放弃了杀丁原的念头,但也表示,自此跟丁原恩断义绝,不再是义父子的关系。

    丁原逃过一死,却因为遭受义子背叛刺激,心感悲愤,吐血昏迷。

    亲兵亲将救起丁原,连夜率一部人马护送丁原逃离洛阳,返回并州。

    丁原军分裂,且丁原一走,来到洛阳勤王的各路军马无人能抗董卓,一个个唯恐会遭受到收服了吕布的董卓军的攻击,各自纷纷撤军离开洛阳。

    董卓借此大败勤王之机,强行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自此,大汉朝廷权柄尽落董卓之手,满朝文武,战战兢兢。

    董卓命人送被废少帝到弘农郡居住,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说半句维护废少帝的话,眼睁睁的看着被带走。

    废少帝被送到半路,负责押送的董卓的军士,突然暴起要杀废少帝。

    不过,史阿带着师兄弟突然出现,出手击杀了押送废少帝的军士,抱起被吓晕了的少帝扬长而去。

    这些都是刘显安排的,早就让王越派他的徒弟盯着朝中的情况,让他们把废少帝救走,带到柳林城。

    如此,刘显也可以给何皇后一个交待了。

    董卓掌握了朝廷权柄之后,更加的暴虐,不时挥军劫掠四周,杀良冒功,朝中若有朝臣实在是看不过眼,跳出来质疑时,董卓也公然的将其虐杀。

    朝廷已经被弄得人人皆惧。朝堂,也成了董卓的一言堂,就差董卓没有登基为帝了。

    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离京城,然后就发出了皇帝血诏,发出檄文,号召天下共讨董卓。

    皇帝血诏自然是假的。

    但是,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个是真或是假的了。

    而刘显,这个时候,也已经暗暗完成了准备,早就等着这个了。

    穿越这东汉末年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刻。

    原本,刘显可以自己先一步发出皇帝血诏的,但是,枪打出头鸟,且如果是由自己来发出号召,那么显得太突兀,不够合理。只有像曹操这样,从京城中逃出来的,有机会接触到如今的皇帝献帝的人来发出皇帝血诏,这样更能让人信服一点,哪怕明知道是假的,但也会把其当成是真的。

    如果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发出皇帝血诏的话,那么以后也会有人效仿,所以,刘显才坐等事件的发生。

    刘显第一时间响应,跟着天下还有十多路诸侯响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