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神殿之大周风云

第二十二章 游金锡道(2/2)

,肯定有自己想法,他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对,不会盲目追随天子的高尚仁德,事关自己封国的存亡发展,由不得半点疏忽。

    少女陷入沉思,眼神也越来越明亮,南公抚须说道:“看来你已经摸到其中的道理,老夫甚是欣慰”。楚娥躬身说道:“虽有所悟却不全,还请师尊详细讲解一二”。南公笑道:“土地离得太远,直辖力有不逮,搞分封就不错,但有些地方并不合适。如这金锡道,地形狭长而封闭,数百年堆积成各族共和,分封就得投入时间和大力气,成本和收益太不成正比”。

    编外话:大周、秦、楚其实很相似,都是犯错被迫流放他处,最终发展壮大成就一方。大周姬姓是黄帝之后,但周人追溯的根脚是后稷(姬弃),后稷是黄帝后裔,帝喾之子啥的,但历史进程下的溯源回流覆盖实在明显。周人早在夏朝时,就被迫西迁或者说流放,和殷商也有过蜜月期,实力太强时才被针对。

    周人或许只是站错队,保留着自身习俗同时,积极吸收融入华夏文明,也或许是环境迫使他们改变,关中本是华夏源头,在这块地方生存,就得主动融合吸收。赢秦是跟着殷商混得开的东夷,被西周整到戎人之地,就有点返璞归真的习俗大回归,同样是恶劣生存环境造就。楚国也是如此,被分封的楚子国一开始还是大周良民,可是被汉江诸姬排挤打压,生存环境迫使他们主动南迁。

    史学界、考古界虽无盖棺定论,但楚子国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楚国,是没有力量对抗西周的,他们的崛起,是南迁整合兼容之后的扩展。作者采用的说法就是:在今天荆山秭归附件,曾经有个楚方国,又叫做荆楚或蛮楚,一度不服大周的统治,和虎方、扬越等结盟,威胁大周铜锡原产地,搞得大周发动好几次南征讨伐,最终战败消散在历史进程中,而楚子国为求发展主动南下,兼容整合后大肆扩展,才有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之楚国。【7e小说网:m.7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