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神殿之大周风云

第二十四章 镐京朝天子(2/2)

明堂走去。侍卫甚是威武,却没有礼乐,这是天子要问对所以庄重古朴,若有晚宴招待自不缺礼乐,哪怕就是在客舍办宴会,也会赐予礼乐歌舞。

    南公跟随仲山甫踏上台阶,走进明堂参见天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楚娥一个八岁少女,能够一路跟随进宫走在大道,且在明堂前台阶下等候,这就让很多人感到震惊了,十分好奇却不敢询问打探。不理会别人的猜测审视,楚娥抬头打量着这天下的中心建筑,黑色为主体显得高大古朴庄严,红色为辅佐象征大周凤舞九天的赫赫神威正统。

    编外话:关于杜伯和杜地。西周分封同样有实封和虚封,实封就是封国给爵位的这种,虚封就是给块封地有尊称伯的这种。杜伯就是虚封,作为上大夫封食邑杜地(关中杜氏源头)。造父封的赵地同样如此,因造父在大周朝堂上没有任职,所以很少有赵伯造父的说法。

    仲山甫类似,原本为周公国(周公旦封国)子孙,按太史公后来叫法,就可是周公国宗室公孙甫(参照商鞅),字仲山。虽然家世出身显赫,但却是一介平民,务农做工经商,在农工商中都有很高威望,能力出类拔萃被重用,封邑在镐京附近樊地,所以可叫樊伯甫。后来樊氏破败跑路,到了汉江流域,南阳樊由来。

    周公辅政,唐地的刘累后裔做乱,被周公诛灭,成王戏言封叔虞于唐,又称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即位,因境内有晋水,改称晋侯(我们熟知的春秋霸主晋国由来)。周成王亲政,封刘累后裔于杜,其后以此为姓,为杜氏,故史家多云刘氏在西周为唐杜氏。

    作者是有很大疑惑的,因为做溯源回流的是刘邦,刘邦后来觉得背负这些千年贵族代价太沉重,最终选择放弃,坚决玩姓氏合一普及(颇有点人民战争思想谋略,联合大多数共同打击一小撮),消灭了这些贵族的礼法渊源,让刘姓成了成熟封建(中央集权,郡县制)第一大姓。夏商周礼法分封为封建早期。

    唐尧的后裔,在西周是有封国的。史记周本纪,帝尧后封于蓟ji。而礼纪乐纪,帝尧后封于祝。其实两个都对,尧随东夷母姓(伊耆qi氏)在华族化,就有伊、祁两姓之说,蓟就是伊,祝就是祁。所以这个唐尧故地的刘就很奇怪,作者以为称留更佳,留守供奉先祖的意思,还能保留唐这一国号。故此尧帝后裔刘累,还真有可能是供奉帝尧的留累。【7e小说网:m.7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