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约梁山

533谁的天下9(2/3)

赵岳是在以此和童贯做切割。

    自此以后,双方互不相欠,再没关系了。

    童贯若是还敢再打来,梁山军会象对待其它敌人一样凶残冷酷无情坚决.....杀掉他

    这是童贯领悟的。

    他不知道的是,赵岳愿意放他一马最主要是他还有用,他是支撑赵佶王朝缺不得的军事人物

    明白了赵岳的心思,确定交了赎金就没性命凶险,童贯惊惧的心又恢复镇定。

    他幽幽再看小纸条上勒索的金额,庆幸与肉痛等多种复杂情绪激荡心间。

    三十万贯呐?!

    童贯还真有。

    那是灾后这两年,他自己费心搂的,在地方任职的文武义子孝敬的,以及各方巴结上贡的。

    但,他也仅有这三十几万贯。

    赵岳这一勒索一下子把他的家底掏空了。

    童贯想想这两年为聚敛到这些钱财所付出的无数心血,操碎了心呐,想想这些钱来之不易,想想宋国穷窘得如今已经不象是灾后那样国穷却至少还有充裕铜钱可捞,他越发心痛舍不得。

    默默反复掂量审视身边三个义子哪个最可靠,他选定了一人,让这个义子带着他的印信快马秘密回京......

    这个义子也不负他信任,也是不敢背叛,很快就悄悄带着数船铜钱完成了赎金任务......

    赵岳讲信誉,收钱放人。

    童贯果然立即获得了自由,而且还能骑着他的那匹好马体面离开,在得了武器的老部下步行跟随保护下以最快速度穿过梁山泊周围林间山道,平安去了济州城.....童贯在这享受仍陷在心惊胆战状态中的知府慕容的一如既往殷勤招待,暂时停留歇息,让部下缓缓精神,他实际是在发愁....

    愁,回京后怎么向朝廷和太上皇赵佶交待全军覆没的惨败。尽管他在梁山酒店时就已经想好了把罪责全推到十节度使和再也回不去了的两御前大将身上。

    但,和慕容知府喝酒吃菜私下交流,童贯得知了几个消息,惊骇失色却也大喜,不用愁了。

    原来,几天过去了,朝廷却至今还没得知征伐又惨败的消息。

    这是梁山刻意限制的。

    郓州、东平、东昌、济州,四州府幸存的军队被梁山军有意放过了,但也被警告回去后不得把战败消息报告给朝廷。一切自有童贯回京解决。

    这些能被梁山又一次高抬贵手放过的将领,都是早前就被唐斌整治得怕了懂事老实了的。几次讨伐失败,他们内心早不想(不敢)征剿梁山和赵岳做对,却不得不听令行事,来了也是观风划水的。不出意料又又又又一次征剿失败,他们越发懂事了,灰溜溜回去后决不会多半句嘴。

    四个知府知州,文官士大夫,那更是精明有脑子的,最惜命,也最擅长取利和保命,随着一次次剿灭梁山轻易失败早懂了和梁山默契友好相处的必要,这样才不会睡了一觉脑袋却没了。

    他们懂事得也不会上报朝廷......这种事又不是什么能讨朝廷满意皇帝欢喜的好事.....

    至于执法宦官团,这四州府至今还没配备。

    朝廷陷在辽国入侵等年初诸多灾难中哪还顾得上这个,宫中朝中也忘了这四地没安排......

    朝廷不知战败,没有商量准备好怎么处置,这就给了童贯宽松得操作空间。

    但,这个并不能让童贯欣喜不用愁了。

    他在裁撤老痞禁军一事上狠狠阴了高俅和众勋贵一把,几乎弄掉了京中将门所有的老亲信爪牙兵力势力,尽管高俅和勋贵们未必能知道是他在背后鼓动着赵佶这么干的,但这些奸臣治军打仗不行,玩权谋却个个不傻,猜也能猜到或必然猜忌到是他童贯搞鬼,这就是矛盾,是大仇。不再是大家默契一致地哄骗糊弄住皇帝,方便大家保住权势各展手段纵情捞取利益和享受威福。

    这次讨伐,若胜了或至少没惨败,还好。高俅等不会翻脸做什么。可结果是全军覆没惨败,高俅等就绝不会与童贯轻易达成妥协,不但不会帮着童贯欺骗皇帝,而且还肯定会落井下石趁机狠狠踩上几脚,就算这次整不死童贯,也至少得把童贯赶下枢密使宝座到一边凉凉呆着......

    这个结果是童贯万万不能接受的,也承受不起。

    在如今的宋王朝状态下,他决不能失去枢密使宝座,否则必灾难一齐降临,后果不堪设想。

    让童贯极度震惊却又惊喜不用愁了的消息是:京中出了惊天动地大事。皇宫失火,皇帝赵桓遇害......据传闻,连迁居在艮岳宫修仙的太上皇赵佶也差点儿陷入宫乱中丧命,受惊着实不轻.....

    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