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五百五十七章 铸币(3/4)

行,惠民商会等的统称。

    曹化淳会意,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栩看了眼桌上,顿时一愣,随手拿起来。

    这是一道紫色标记的,来自锦衣卫的密奏。

    朱栩看了眼密封,小心的拆开,抽出信纸,摊开在桌面,然后又从抽屉里拿出一瓶明矾,轻轻的涂写在上面。

    没一会儿上面的字迹就显露出来,朱栩细细看着,不自觉嘴角微微翘起。

    这是锦衣卫来自日本的密信,言称日本内斗的厉害,皇帝与各地军阀,军阀之间,其中一个将军很厉害,把持了军队,不过日本国内灾情同样严重,四处都是吃不上饭的农民。日,本朝廷进行了严厉的控制,都被困在一个个岛上,大岛也不准人口流动。

    朱栩心里十分明白,‘小冰川’不是只冲大明来的,草原上,海岛上会更加严重。他已经给锦衣卫下了密旨,要尽快对日本进行渗透,潜伏,挑拨内战,现在只等收获了。

    这道密信里还称日本‘遍地是金’,人口稀少。

    这一点朱栩有印象,日本貌似盛产黄金,经过多年内乱,加上入侵朝鲜,日本现在的人口,只怕与安南差不了多少。日本又是岛国,真要进攻的话,完全可以从海上,从容的各个击破。

    “也不知道海军那边海图画的怎么样了?”朱栩若有所思,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

    过了一会儿,朱栩给锦衣卫写了一道密旨封好,又继续看起各地的奏本。

    “咦?”

    朱栩看着钱龙锡的奏本,神色讶异,他的在奏本称江苏可以接收三十万灾民。

    消息朱栩早就让毕自严透露出去,这还是第一个表示愿意接纳的地方巡抚。

    “三十万……”朱栩沉吟,现在的江苏省,包含着后世的安徽等不少地方,地域广大,最为发达,三十万,在朱栩看来还是太少了。

    思忖一阵,他将这道奏本留中。

    又看了一阵子,算算时间,朱栩换了便衣,向着宫外走去。

    “皇上。”

    傅涛已经在宫外等着,见朱栩过来,连忙行礼。

    朱栩压了压手,道“边走边说,先跟朕说说皇家钱庄。”这个是朱栩的钱袋子,有大用的,万不能有失。

    傅涛知道皇家钱庄的重要性,瞥了眼四周,凑近一点道:“回皇上,皇家钱庄臣已经筹备齐全,各地商行都在更改名号,架构也在重新组建,梳理条规,使得更加的正规化,符合朝廷的要求……”

    朱栩一边走一边点头,朝廷的衙门自然要有朝廷衙门的规矩。

    傅涛跟在朱栩身侧,看了他侧脸一眼,道:“臣已经从户部接管了钱堂,随时可以铸币,铜钱,银元,元宝,银票样式都在制作,有了样章就会送给皇上预览……”

    朱栩嗯了声,表示自己在听。

    大明其实用银比较少,都是朝廷,商贩大规模的调动才会用,百姓之间往往都用铜钱,毕竟经济并不发达,没有大额的流动。即便如此,市面上的银子也是繁杂不堪,成色不一,非常的混乱。

    朱栩要理清钱币,进行统一,使得流通方便,简单。

    傅涛道:“目前惠通商行……皇家钱庄已经控制了国内大部分钱庄、商行,今年会完全控制,然后通过各地的分行出新币,回收铜钱,碎银,进行重新铸造……”

    说到这里,朱栩忍不住的就插话道;“发出多少银票,银元,铜钱,一定要详细的计划,不能一股脑子全都抛出去,要评估市面上的容量,不要贬抑价值,变相的太高物价……”

    也就是是所谓的通货膨胀。

    严格来说,大明市场上是缺钱的,朱栩不怕紧缩,就怕膨胀。

    傅涛应声,道:“是,臣正在与户部那边商议,根据历年的赋税以及近年的商税进行估算,今年臣打算发出银票三百万两,试探一下。”

    朱栩微微点头,傅涛的动作还是偏向保守,不过也是,毕竟这种事也算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傅涛见朱栩不说话了便继续道:“皇家钱庄现在存银有七千万两,可以动用的有两千万,其他人都是我们自己商会或者其他合作商会的存银,流动比较大,百姓存银比较少……”

    朱栩明白,现在的人,有点钱都会藏自己家里,极少会拿出来存的,更何况保管还是要收费。

    朱栩抬头看了眼,已经接近闹市区,便挺住脚步,望着前面,思忖着道:“现在还不缺存银,如果以后缺了,可以取消保管费,有需要,也可以给利息,不要多高,设定期,到期可以拿到利息,不到期拿不到……”

    傅涛微怔,稍稍想了想,喜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