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终有晴

123(10/13)

>
    偶尔的相互陪伴,游戏和奶茶,共享着彼此的时间。

    尤翘楚回她:“你怎么不大胆的猜测,这是林越喜欢你的表现。”

    时一无言。

    陈桠楠最近越发沉默,虽然时一偶尔的询问她还是会搭话,但大多时候,她俩都保持着认认真真听讲,安安静静写题的状态。时一也没觉得什么不好,陈桠楠是话少,但不至于冷漠,学习上的问题,你请教她,她也会耐心解答。

    时一有时看着她会忍不住感慨,心无旁骛是与陈桠楠这类一门心思学习的人万分贴合的词。

    但她不是,她是有自己小心思的人。

    尤翘楚会反驳一句:“屁勒,我才不信。”

    可问她依据,她又只会说:“反正就是不信。”

    时一只能以一句“你又不认识陈桠楠”来回击。

    尤翘楚念念有词:“你当好学生都六根清净啊,你个榆木。”

    尤翘楚不认识陈桠楠,她对她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时一同桌”这一标签。初次去时一班级找她时,还在时一耳边嘀咕:“你同桌一看就朋友不多。”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尤翘楚就郁闷了:“你同桌怎么总在写题,就感觉永远也解不完。”

    今天李女士的语文课讲评作文,她带着一踏改好的作文卷进班,拿着面上的前几份念着名字,这次班内优秀作文的五个人中包括了时、宋因冉、林越和其他两位班级同学,而林越是大家从李女士口中听来较为惊喜的存在。

    宋因冉和时一的写作水平无论是放在班内还是年段都是毋庸置疑的前十,历次写作作业和考场作文评分都是意料之内的高分。

    “林越这次作文写的不错,素材新颖,论点清晰有力,值得表扬。”李女士的肯定没有表现得过分用力,只是在宠辱不惊的平淡间接表达一句“林越你早就该好好写作文了”、“这种水平的发挥才算正常”,而在时一想来重点在于李女士对林越的那句,“继续努力。”带种下次林越没理由胡诌借口来搪塞她不好好写作文的即视感,这不能写好吗?

    李女士的作文指导课的必要流程就是在她念完本次优秀作文名单后,请作者依次来讲台上念读自己的作品作为范本供全班同学吸收借鉴。

    大家在台前都正正经经的拿着自己的作文纸念,林越不一样,他半脱稿,就如早已事先预演熟记于心。13

    时一后来跟她爸妈说,自第二周起每周六都将会去“新状元”补习她较薄弱的科目——数学和物理,她爸妈同意了。

    临出门前江则还发来短信。

    “出门了吗?”

    “差不多了。”时一已经走到玄关处换鞋,现在是下午两点五分,她又不放心的发了一条短信,“是两点半的课吧。”

    “恩,我等你。”

    时一没再回复。

    她从家附近的车站过去,十分钟的车程,算上等车时间,到站时差点两点二十。

    她没想到江则说的等她是指车站。她一下公交就听到江则喊她的名字,她原以为他是指在补习班等她来。

    她后来没有再跟林越提起这事,林越也没来问她。

    她怀疑那天林越的“在意”也不过是一时兴起。

    她和江则一同走进容纳二十个人的小班教室时,基本已经坐定,她随着江则选了个靠前的位子,林越进来的时候也就顺其自然的坐到江则旁边。

    林越一点都不惊奇,就如意料之内般。

    “你们之前也坐这吗?”时一环顾了一下教室。

    “恩,不过其实都是随意的,在一个位子坐久了,长此以往也就成了各自固定的座位,不会有太大变动。”江则拿出补习班教材。

    “你没教材吧。”林越突然开口,看向时一干净的桌面。

    “没,一会发吗?”时一顺势问江则,明明是林越问的话,她却总是不由自主的把疑惑抛给江则解答。

    “应该会。”江则答。

    老师正巧走了进来,这个班除时一外,其他人都是很早之前就在这补的习,所以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新来的时一,走过来抱歉的说:“打印机坏了,教材下次补给你,你先和旁边的同学一起看一下吧。”

    “恩。”时一点头。

    “我的先给你用吧。”林越主动递了过来,是厚厚的一整册打印纸,与市面售卖的教材无异,独特之处在于里面所归纳的知识点和习题都出自一三附教师之手。

    “你不做笔记吗?”时一犹豫着接过。

    “你帮我写吧,就直接写在书上好了,我另外再拿笔记本记,也就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