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第二三九章 皇帝的“本夫”(3/4)

’取之于人体,因此,谓之‘人痘’;‘牛痘’,取之于牛身,因此,谓之‘牛痘’。”

    顿了一顿,“二者之别在于,‘人痘’极险,受者必出天花——只是,此天花之烈,较之普通天花,要略轻一点——若不出天花,固然无险,可也就全然无效了;‘牛痘’,却是极安全的,受者不出天花,只会发一点点的低烧,且两、三日之后,便恢复如常,此后,终其一生,再也不会罹患天花了。”

    这么神奇?

    下面议论的声音,明显的大了起来——这个事儿,不和继统、承嗣直接相关,倒是可以“畅所欲言”。

    “取之于……牛身?”醇王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

    吴可读点了点头:“是。”

    “焉有是理?焉有是理?”醇王连连摇头。

    吴可读苦笑了一下,没有直接回应醇王的“焉有是理”,却微微提高了声音:“诸公或许奇怪,我怎么会晓得‘牛痘’这回事儿?”

    是啊,俺们都在奇怪呢。

    有人甚至暗自嘀咕:吴柳堂,你不是暗地里早就和和宝竹坡勾当好了吧?如是,可就……不大地道了呀!

    “‘牛痘’的法子,”吴可读朗声说道,“我是从一个广东的商人那里听来的,此人‘在教’,夫妻子女,皆种‘牛痘’,又说‘教友’之中,只要种了‘牛痘’,就再也没有罹患天花的了。”

    “我大为惊奇,多方求证于方家——也包括洋人,结果发现,这‘牛痘’,果然安全可靠,效验如神,绝非‘人痘’可比!”

    “咸丰十一年,我丁母忧,扶柩归兰,就讲于兰山书院。期间,眼见乡梓天花肆虐,乡人除了祈求神佛保佑,束手无策——‘人痘’,那根本不是普通人家种得起的;就种了,稍有不慎,亦几同自杀!”

    “我奔走呼号,募集白银千余两,遴选董事,延聘良医,购置种苗,创建了一间小小的‘牛痘局’,并写了一篇《创设牛痘局启》,力陈‘牛痘’之安全可靠,极具效验。”

    “可是,”吴可读摇了摇头,“听到‘牛痘’二字,晓得种苗‘取之于牛身’,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焉有是理?焉有是理’?”

    醇王的脸,涨红了,嗫嚅了几下,没说出什么来。

    “我服满起复,”吴可读说道,“返京之时,‘牛痘局’已难乎为继,现在,只怕已经……”

    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顿了一顿,眼中已是灼灼的放出光来:“如今,荣安公主身为皇女,率先垂范,日后推行‘牛痘’,必然事半而功倍!这……真是活人万千的天大功德!”

    说着,站起身来,向着关卓凡,长揖到地。

    关卓凡赶紧也站了起来,还了一揖。

    亲贵重臣,相互以目:这下子,可好玩儿了——吴柳堂,你现在到底算是哪一边儿的人呢?

    宝廷得意洋洋:“荣安公主尚未登基,已在仪范天下后世!继统践祚,必为一代明君!诸公,何去何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

    吴可读说的“垂范”,并未上升到宝廷的“仪范天下后世”的高度,不过,宝廷顺杆儿爬上来,倒是十分的自然。

    至此,是“小宗入继大宗”,还是“立女帝”,天平明显的倾向于后者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事儿,尚未有人提出来。

    “宝竹坡!”醇王大声说道,“你再怎么天花乱坠,又用何用?我只问你一句话——”

    顿了一顿,声音更大了:“若荣安继统、承嗣,她的子女,姓什么呀?”

    这,就是那个“最重要、最重要”事儿了。

    所有人的目光,刷的一下,盯死了宝廷。

    “这还用说?”宝廷高声说道,“自然是姓——爱新觉罗!”

    “呼——”

    这是吐气的声音,不是一个人吐气,是许多人同时吐气——内阁大堂内,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吐了一口气。

    眼尖的,留意到主持人之一的文博川,身子微微一晃,一阵潮红,浮上了面庞。

    醇王咬着牙:“姓爱新觉罗——我要请问,轩亲王,乐意吗?”

    人们刚刚放下去的心,一下子又提了上来,所有人的目光,聚拢到了关卓凡的身上。

    未等关卓凡开口,宝廷便大声说道:“这个事儿,哪里轮得到轩亲王说话?荣安公主是君,轩亲王是臣!荣安公主登基践祚之后,君臣分际,更是不可逾越!荣安公主继统为君,承嗣爱新觉罗之大宗,其子女自然姓爱新觉罗,此乃天定!非人臣所可置喙!”

    虽说“非人臣所可置喙”,但大伙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